程偉雄:在疫情下ZARA、H&M、優衣庫等處境都是關店、訂單暫停



要知道在此之前H&M曾經歷稅前利潤連續八個季度下滑,而Zara也曾經歷業績增速放緩、股價受業績影響暴跌等低谷期。當然,並非所有的快時尚企業的業績都出現回暖。比如,蓋璞(Gap)在2019財年銷售下滑1%,達到164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65%至3.51億美元。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蓋璞品牌在產品款式、供應鏈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把控不足,在迎合消費者需求方面也與上述兩大品牌的差距較大,轉型成效不佳屬意料之中。


程偉雄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轉型過程中,兩家公司各有優勢。程偉雄認為,Zara在面輔料、成衣製造、產品面世等方面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和潮流趨勢作出快速反應。而H&M則是依靠到位的全球供應鏈“起死回生”,同時,該品牌在成本、售價、款式等方面也具有優勢。


據悉,優衣庫也已臨時關閉在美國的50家門店,歐洲10個國家共98家門店。程偉雄表示,當前的疫情給國際快時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門店收入大幅減少,導致企業訂單縮減乃至取消,進一步導致該行業春夏兩季服裝庫存壓力加劇,甚至將會影響本年度秋冬兩季的產能規劃和銷售。

與此同時,程偉雄告訴記者,在疫情面前,所有企業的處境都是相同的。儘管當前國內市場在逐步恢復,但對國際快時尚品牌來說仍是杯水車薪。除了關店、裁員等減少成本支出的措施外,快時尚品牌如何維護自身現金流的健康運行更是重中之重。


自2017年以來,快時尚行業負面消息頻出,退出中國市場、業績下滑等消息屢見不鮮。

值得慶幸的是, Zara和H&M在2019財年的業績已有回暖跡象,在轉型路上,兩家公司分別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之下,國際快時尚品牌又將如何應對?

程偉雄:在疫情下ZARA、H&M、優衣庫等處境都是關店、訂單暫停


兩巨頭業績回暖

近日, H&M、Zara相繼發佈了2019年財報,業績同比均有較大提升。自2017年以來,兩家快時尚品牌的業績出現下滑或萎縮趨勢,在採取多項轉型措施後,業績回暖,這其中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變化?

H&M2019財報顯示,2018年12月1日至去年11月30日期間,公司淨銷售額為1677.6億元,同比增長11%;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2%至124.89億元,全年利潤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同時,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近日公佈的2019財年數據顯示,去年2月1日至今年1月31日期間,該集團淨銷售為283億歐元,同比增長8%,刷新歷史紀錄;淨利潤為36億歐元,同比增長6%。

要知道在此之前H&M曾經歷稅前利潤連續八個季度下滑,而Zara也曾經歷業績增速放緩、股價受業績影響暴跌等低谷期。當然,並非所有的快時尚企業的業績都出現回暖。比如,蓋璞(Gap)在2019財年銷售下滑1%,達到164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65%至3.51億美元。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蓋璞品牌在產品款式、供應鏈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把控不足,在迎合消費者需求方面也與上述兩大品牌的差距較大,轉型成效不佳屬意料之中。


H&M、Zara做對了什麼

從低谷到如今的業績回暖,H&M、Zara做對了哪些事?

據中國商報記者瞭解,自2018年以來,H&M將營銷場景搬至線上,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電商業務;在中國市場,該公司通過開設天貓旗艦店打通線上購物渠道。同時,H&M還推出次日送達服務,並在一些地區試行當天交貨服務。無獨有偶,Zara也加快線上渠道佈局的腳步。去年,該集團共增加了100多個在線市場,並對外表示,線上渠道將作為集團重點發展方向。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Zara、H&M在轉型過程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可持續發展路線。此前,H&M推出折扣電商平臺Afound,專門銷售打折時尚商品,以解決庫存問題;試點出售二手和古董服裝;與閒魚平臺合作,推出舊衣回收計劃。H&M集團可持續發展部門主管Anna Gedda對外表示,可持續計劃是為了應對消費者對快時尚環境破壞性日益增長的擔憂,該計劃將持續推進。

相比H&M,Zara的可持續時尚發展路線進行得似乎更為徹底。此前,Inditex集團宣佈在2025年前旗下所有品牌產品實現100%可持續布料製成,該集團還承諾到2025年Zara不會有垃圾送到垃圾填埋場,公司總部、物流工廠以及門店所消耗的能源有80%為可再生能源。

程偉雄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轉型過程中,兩家公司各有優勢。程偉雄認為,Zara在面輔料、成衣製造、產品面世等方面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和潮流趨勢作出快速反應。而H&M則是依靠到位的全球供應鏈“起死回生”,同時,該品牌在成本、售價、款式等方面也具有優勢。


疫情之下快時尚如何應對

當前全球疫情暴發,業務遍佈全球的國際快時尚品牌深受打擊,他們紛紛採取措施以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3月30日,H&M宣佈將暫停向孟加拉國指定供貨工廠派發新的訂單。此前,H&M聲明取消派息計劃,並啟動臨時裁員的計劃,不排除撤銷大量固定職位的可能。此外,H&M將利用其龐大的供應商網絡為歐盟各國的醫院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目前,H&M擁有的5062家門店中已有3441家門店關閉。

Zara方面表示,截至目前,集團已關閉全球範圍內39個國家及地區的3785家門店。此前有消息顯示,若西班牙的緊急狀態持續到4月15日之後,Inditex集團則考慮暫時裁掉在西班牙的約2.5萬門店員工。為了幫助西班牙政府解決口罩、醫療防護服等醫療用品短缺問題,Inditex集團還計劃將部分面料生產線轉化為專業醫療面料生產線。

據悉,優衣庫也已臨時關閉在美國的50家門店,歐洲10個國家共98家門店。程偉雄表示,當前的疫情給國際快時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門店收入大幅減少,導致企業訂單縮減乃至取消,進一步導致該行業春夏兩季服裝庫存壓力加劇,甚至將會影響本年度秋冬兩季的產能規劃和銷售。

與此同時,程偉雄告訴記者,在疫情面前,所有企業的處境都是相同的。儘管當前國內市場在逐步恢復,但對國際快時尚品牌來說仍是杯水車薪。除了關店、裁員等減少成本支出的措施外,快時尚品牌如何維護自身現金流的健康運行更是重中之重。

程偉雄:在疫情下ZARA、H&M、優衣庫等處境都是關店、訂單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