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與其他菩提相比,金剛菩提的可玩性極高,堪稱是文玩圈內菩提子的終極產物。但是金剛菩提又分為好多種,今天咱們就來簡單瞭解一下金剛術語,讓您全方位認識金剛菩提。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小金剛】即小金剛菩提子,一般小於13mm。小金剛基本產於印尼,與尼泊爾的大金剛完全不同。

【大金剛】一般指18-40mm之間的金剛(當然也有大於40mm的)。大金剛多產於尼泊爾,是收藏家和玩家的最愛。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瓣】金剛表面被自然劃分為幾個區,每個區稱為瓣。因此有五個區的金剛,我們稱之為“五瓣金剛”“五花金剛”或者“五面金剛”。瓣數和紋路是息息相關的,可以直接影響到紋路,瓣數越高的金剛,往往肉紋也就越少。

【瓣線】金剛表面瓣與瓣之間的線條。是區別尼泊爾金剛和印尼金剛最重要的標誌。

【樁】指金剛的高度。

【邊】指金剛的寬度。

【矮樁】指金剛的樁比邊短。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金剛菩提常見的分為以下六種樁:

高樁(高遠大於直徑)

寶塔樁(高且有大尖)

圓樁(高小於直徑3mm以內)

矮樁(高小於直徑3-4mm)

飛碟樁(高小於直徑4mm以上,類似磨盤狀)

元寶(倆頭翹中間凹,酷似元寶)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形制】原樁、藏式一直是金剛菩提的兩大主要形制。

【齒】金剛表面的突起。金剛天然而成掉齒現象比較普遍,所以無掉齒的金剛價格比較高。

【裂】金剛表面的裂紋,多出現在大金剛身上。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返鹼】這個名詞是一些玩家用來稱呼金剛自然析出的白色粉末狀物質現象,有人認為是金剛下水後沉澱下來的水鹼。

【包漿】原本是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指物品表面由於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稱為“包漿”。年代越久的東西,包漿越厚。鑑定老金剛,包漿是最重要的辨別因素,需要一定的積累和經驗。

【掛瓷】常常與包漿相提並論,指金剛表面呈現出亮滑的光澤,是鑑定老金剛的標誌之一。當然,現代工業,人工造假,也可以造就出掛瓷的效果,玩友們要十分謹慎。

金剛菩提術語解析,全方位文玩大掃盲!

【通貨】金剛是天然物品,長相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有選和不選的區別,通貨用來指不經過篩選或者簡單篩選過的金剛菩提子。通常價格比較低,可能具備大量廢品籽。

【精品】精品就是經過挑選的籽,色差小、裂小,整體協調性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