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幹部不能“等米下鍋”

年輕幹部不能“等米下鍋”

導語:俗話說“無米難為炊”。人的行為雖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影響,但當代中青年幹部切不可望庖廚而興嘆,勤於“種米”、善於“借米”、敢於“買米”,才稱擔當作為,顯朝夕之爭,而後方能回首莫悔,韶華不負!

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時,提出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要求,這對廣大中青年幹部是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作為新時期的年輕幹部,成長離不開組織的培養,更離不開個人的努力,若把知識比作米,作為年輕幹部不能“等米下鍋”,要主動作為,勤於“種米”、善於“借米”、敢於“買米”,在最好的時代綻放最好的年華,才能不負韶華。

要勤於“種米”,掌握樂學勤學善學的方式方法。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種米”是要我們主動學習,注重自我提升。要懂得今日的勤懇“播種”換來的是明天的豐厚收穫,也要明白只有經歷了風吹日曬雨淋以後的果實,才更加堅挺、飽滿。年輕幹部要始終樹立“終身學習、學以致用”的理念,樹立“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良好風尚,要樂於學習,把學習當成快樂的事、幸福的事、享受的事,時刻保持學習的動力;要勤於學習,要常懷“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常有“能力危機”的憂患感,堅持“無一時而不學,無一事而不學”的勤奮積累,把學習作為陪伴終身的修煉;要善於學習,做到善學巧學,講究學習方式方法,特別是要強化黨的理論武裝,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要善於“借米”,懂得借勢借力借智的巧妙智慧。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懂得航行的人,不見得懂得造船,在這個“術業有專攻”的時代中,我們要善於借鑑他人的先進經驗,創新做法,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以改進,為我所用。做工作亦是如此,要在多重建議中“借智”破難題、從群眾監督中“借力”抓落實、在重大活動中“借勢”謀突破。廣闊的基層大地既是轉變年輕幹部工作作風的“催化劑”,又是促進年輕幹部聯繫服務群眾的“大熔爐”。我們必須走好“基層路”、上好“群眾課”,拜基層群眾為師。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更要懂得藉助各種媒介,開闊眼界走出去。

要敢於“買米”,匯聚謀事幹事成事的磅礴力量。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謀事聚人心、幹事聚人力、成事聚人文,年輕幹部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投資自身,學習到的技能是一生受用的本領。我們要捨得為自身投資,學歷不滿足的可以繼續考研、讀博;文筆不滿意的可以多買書、多讀書、多練習,若把此時金錢的投入看做“舍”,學習到的技能那就是“得”,只要是自己能堅持下來的,未來的某天,肯定會感謝努力投入的你。“梧桐花開鳳自來”的故事已不是個例,只有自身價值的提高,才能在困境中尋突破,在困境中求崛起。

年轻干部不能“等米下锅”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作為年輕幹部的我們要接續奮鬥,不辱使命,堅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胸懷壯志、肩扛九鼎、奮力拼搏,真正展現年輕幹部應有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