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迴應6大熱點問題:囤米沒必要,管夠

4月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多部委回应6大热点问题:囤米没必要,管够

供應充足,囤米沒必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在發佈會上介紹,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符合國情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有充足的原糧儲備,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能夠滿足10到15天的成品糧儲備。

截至目前,全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其中已經復工4750家,復工率88.2%;復工企業的小麥和稻穀的加工能力每天96.2萬噸,摺合19.2億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糧計算,僅這些糧食應急加工企業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夠全國14億人吃一天多。

大米:聚焦4大熱點

記者提問:前兩天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受疫情影響,今年4、5月份可能會出現糧食危機,請問疫情期間國家動用了多少儲備糧?中央和地方的儲備糧情況如何?這些儲備糧能夠全國人民吃多久?老百姓有必要採購和囤積糧食嗎?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回應: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糧食庫存的構成情況,主要分三大類:

第一,政府儲備。第二,政策性庫存。第三,企業商品庫存。此外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這部分通常不統計在庫存範圍內。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這是我們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比如說,地方儲備糧就是按照能夠滿足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平衡區4.5個月市場供應量建立的。

政策性庫存是國家實行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等政策形成的庫存,這部分庫存數量相當可觀,常年在市場公開拍賣。企業商品庫存是指企業為了經營週轉需要建立的自有庫存。目前入統企業有4萬多家,這部分庫存規模數量也不小。

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糧,也就是麵粉、大米,市場供應能力都在30天以上。

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至於說要不要囤點大米,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

順便提醒一下,在家裡大米、麵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蟲,放久了品質、口感都會下降,因此建議消費者朋友根據家庭需要適量購買。

大豆:聚焦2大熱點

記者提問,中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國的大豆進口是否受到影響?豆油供給能不能保持穩定?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大豆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主要用於榨油和提供豆粕飼料。

去年我國進口大豆8851萬噸,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的85%左右,其中自巴西、美國、阿根廷進口的比例分別佔到65%、19%、10%。今年1~2月,大豆進口1351萬噸,同比增長14.2%。

據瞭解,3月份巴西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是增加的。目前我國大豆正常進口,並沒有受到影響。

魏百剛表示,巴西大豆當前正處在收穫季節,可能達到1.21億噸左右,出口量也會增加。“巴西大豆出口多數是銷往中國,大豆收穫後他們要及時出售,所以巴西從農場主到政府都在採取積極措施,努力保持出口順暢。”

同時,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今年可能有所增加。

從國內來講,還將持續推進大豆振興計劃,多措並舉穩定國內大豆生產,保障大豆供應。

越南:重新恢復大米出口

3月下旬起,越南率先宣佈禁止該國部分大米出口,引起了哈薩克斯坦、柬埔寨、烏克蘭等多國的注意。

然而,令人們沒想到的是,越南在做出這一禁止大米出口的決定不久之後,事情又突然出現了轉機。

3月31日,越南在緊急召開了關於糧食安全的會議之後,再次宣佈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

越南表示,出口大米是有必要的,不過在當前的情況下,必須對大米的出口進行控制,以確保該國糧食供應安全。

越南稱,雖然今年天氣異常,但是該國水稻仍出現豐收。

大米不漲價、不斷供,管夠

4月2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在發佈會上回應稱,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2020年糧食生產豐收在望。同時,庫存充裕,儲備充足,價格長期穩定,消費者無需囤糧。

2日,包括盒馬在內的商超也再次作出了“不漲價、不斷供”的表態,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按需購買,理性消費。

盒馬方面表示,目前大米儲備量充足,全國門店敞開賣,也可以賣至少10個月,消費者大可放心,敞開吃也管夠。

永輝方面也回應稱:“供應充足,大家完全不用搶。”據悉,針對個別搶購現象,永輝還在門店內也張貼“供應充足,不必搶購、囤貨”的提示語。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大米出口272萬噸。不僅如此,我國還是大米的淨出口國。這不得不感謝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目前,袁隆平及其團隊培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又創畝產紀錄,經第三方專家測產,該品種的水稻在試驗田內畝產1149.02公斤。

遊資將金健米業打上天

當“囤米”成為微博、微信朋友圈熱門之際,A股市場也不會缺席。

一部分遊資借題發揮,以金健米業為龍頭的“糧食概念股”拔地而起。

多部委回应6大热点问题:囤米没必要,管够

截至4月3日收盤,金健米業在過去10個交易日內,已攬入8個漲停,累計上漲125.86%。股價也從4.37元漲至9.87元。

從換手率來看,金健米業3月27日換手率為32.55%,4月2日換手率為39.99%,4月3日換手率高達38.20%。

從盤後龍虎榜來看,遊資接力炒作的現象十分明顯,沒有任何機構席位參與。

除了金健米業,近期還有多隻農業股備受遊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