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近期,改編自天下霸唱“鬼吹燈”系列第二部的探險懸疑網劇《龍嶺迷窟》,就要正式和觀眾見面。這部劇主要講述了摸金校尉胡八一、shirley楊和王胖子鐵三角再度合體,共同進入陝西龍嶺的一座古墓中探險,遇到了罕見的“墓中墓”,差一點葬身“幽靈冢”的經過……

這個幽靈冢,在原著中描寫的十分詭異——胡八一等人的目標,原本是一座唐代古墓,可是等他們進入古墓之後才發現,這座墓中處處透著古怪,就在他們沒有弄清楚真相之前,卻意外的落入了另外一座西周古墓的懸魂梯中。

《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就在胡八一等人經過千辛萬苦,破解了懸魂梯的秘密之後,這才終於發現了這座幽靈冢的真相。原來,在這座山中,本來就有一座西周古墓,後來地殼變動,古墓毀於一旦,但卻留下了一座幽靈冢。到唐代時,又有人看中這塊地皮,準備用來做自己的萬年吉地。誰曾想直到工程將要結束時,才發現了這座深埋地下的幽靈冢,於是只好作罷。

看過這段情節描寫的同學們,應該都會歎服與天下霸唱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幽靈冢,懸魂梯的描寫,也的確是動人心魄。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原著中用大量篇幅描寫的墓中墓,其實在現實當中,也曾經出現過。

《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這要從1974年河北省平山縣的一次平整農田開始說起。在河北省平山縣的三汲鄉的農田中,矗立著許多被當地人稱為陵臺的土丘。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當地農民響應國家號召,開始大規模平整農田,這些土丘就成了他們取土平地的目標。但是,當地的考古工作人員卻組織了他們的取土行為,因為考古工作者發現,這些土丘並不是自然形成,反而很像是古代大型墓葬形成的封土堆。

為了搶救這些墓葬,當地文物主管部門立刻派專家到這裡進行考察。然而當考古隊員們到達現場進行了清理勘察後,卻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原來,人們開始只以為這些墓葬屬於漢代,但是在前期勘探的過程中,卻發現了很多明顯帶有戰國特徵的文物,這個發現讓考古隊員們開始感到迷惑不解。

《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為了更清楚的瞭解這些墓葬的具體年代,隊員們決定對墓葬群展開發掘工作。經過對幾座大墓的發掘,專家基本確定,這裡的墓葬群應該是戰國時代的中山國的君主的陵墓。然而,就在他們挖掘到了6號墓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在古墓史上極為奇怪的格局——墓中墓。

原來,在考古隊員打開了6號墓之後,卻失望的發現,這座中山國君的陵墓早被盜墓賊捷足先登,主墓室中早已被盜掘一空。就在考古隊員們滿懷失望準備撤出的時候,一個被考古隊僱來挖土的民工不小心崴了一下,一腳在地上踩了個大窟窿。這個神秘的窟窿立刻引起了考古隊員的注意。

《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經過仔細的清理,隊員們又在另一側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地洞,原來,這兩個和主墓室毫不相連的大窟窿,才是中山王陵真正的陪葬寶庫。在這兩個地洞中,埋藏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而這種主墓兩邊附帶不相連的陪葬倉庫的墓葬格局,在以往的發掘中從未出現過。如果不是那個民工意外的一腳,恐怕這些陪葬品也會瞞過考古隊的耳目,就此永遠的沉睡於地下。所幸的是,正是因為中山國這種奇怪的陵墓格局,才使得眾多珍貴文物在2000年後重見天日。

《龍嶺迷窟》墓中墓重現:大墓遭洗劫一空,不料民工一腳踩出國寶

根據統計,在這個神秘的墓中墓裡,共發現了幾百件珍貴的文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首次發現的“山字形青銅器。學者們一致認為,這種青銅器是中山國獨有的祭祀禮器。在歷史上,中山國曾數次遭遇沒頂之災,每當戰爭爆發,百姓們都會逃進深山,在大山的庇護中休養生息。感於大山對他們的恩德,中山國的國君便鑄造了這種特別的禮器,來表達他們對大山的崇拜。而這種特殊形制的禮器,是中國考古中前所未有的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