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承接產業轉移:看看這4 大黃金戰略!

地方政府承接產業轉移:看看這4 大黃金戰略!

產業轉移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隨著全國產業轉移的步伐快速邁進,中西部各地關於承接產業轉移的爭奪戰越演越烈。一個地方要在承接產業轉移爭奪戰中爭得先機,拔得頭籌,取得實效,在贏城智庫看來,就必須堅持立足實際看大勢,立足優勢抓機遇,立足改革促對接,立足開放謀發展,解放思想,勇於擔當,用紮實有效的工作,推動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加快發展。

以解放思想為第一先導,實現觀念對接

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沒有觀念的更新,就沒有緊跟時代的措施,就無法實現承接產業轉移的對接和融入。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掀起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形成思想解放的強大聲勢,使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樹立起三種理念。

一是樹立“無外不快”的理念。承接產業轉移實質上是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開放型經濟。對外開放不足曾經是不少地方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短板之一。現在,仍然還有些人覺得招商引資、把別人請進來,就是分他們的蛋糕,挖他們的財富,這種落後的思想觀念必須堅決摒棄。實踐證明,一個地方不招商引資,就沒有出路,就富不起來,這是得到歷史檢驗的經驗。必須樹立起“無外不快”的理念,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補充本地缺少的經濟要素,促進本地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樹立“無中生有”的理念。不能一味講客觀、講條件,也不能單純地看資源稟賦,只要勇於創新,善借外力,巧借外力,沒有優勢可以創造優勢,原來的劣勢也可以轉化為新的優勢。要敢闖敢幹,不畏艱險,在政策支持不足的情況下,勇於爭政策、爭資金;在招商環境不優的情況下,善於打基礎、創環境;在職能不全的情況下,勤於跑協調、促銜接。

三是樹立“無信不立”的理念。現在社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誠信缺失現象,一些地方打開門來招商,關起門來宰客,招商時說得好,承諾快,可是客商進來後,卻不理不睬,不管不問,甚至吃拿卡要,雁過拔毛,造成項目建設遲遲不能開工,開工後遲遲不能竣工,竣工後遲遲不能投產,既傷了客商的利益,也影響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必須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加強社會誠信建設,也引導客商加強企業誠信建設。

尤其是政府部門,答應了的事情就要做到,該給的政策要給,許諾的事項要兌現,政府各級各部門要全力支持承接產業轉移,通力合作,支持招商、安商、護商,通過種種努力,千方百計在產業轉出地中樹立良好的誠信形象,吸引更多的客商來投資。

以打造園區為第一引擎,實現平臺對接

各地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表明,一個檔次高、功能全、環境好的產業園區,不僅是一個地方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更是展示一個地方優惠政策、優質服務、優越條件的平臺和對外交往的“名片”。必須高度重視園區建設,將園區視為戰爭中的“橋頭堡”來精心打造。

一是完善園區規劃體系,推動園區發展有序化。高要求、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園區總體規劃,突出超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規劃既要立足園區,著眼於內部建設,又要對接全局,與城鎮規劃、交通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結合。既要強調節能節地、合理佈局,又要著眼長遠、預留適量的拓展用地,為後續發展留有餘地。要抓好規劃的實施,嚴格執行規劃,要發揮規劃的引領、限制、匡正作用,不能讓規劃流於形式。必須根據園區規劃、本地區位、產業基礎和各種生產要素優勢,選擇培育園區的主導產業,抓好產業集聚,用優勢產業支撐園區經濟。

二是加快配套基礎設施,推動園區建設標準化。按照高標準、高檔次、高規格要求,加強園區道路管網、通信網絡、汙水處理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生活配套設施建設,逐漸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抓好標準廠房建設,支持鼓勵引進各類資本參與標準廠房建設,鼓勵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集約利用。

三是加強土地儲備管理,推動園區用地充裕化。為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儲備更多的項目建設土地,盡最大可能縮短項目落地前期徵地環節辦理週期,實現產業轉移項目從引進到開工到投產的最大效值。加快項目用地報批工作進度,千方百計確保工業園區用地。進一步強化工業園區用地審核和調配,土地計劃優先安排給帶動作用大、產業集聚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重大項目。

以招商引資為第一抓手,實現產業對接

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重心在產業,出路在招商。要按照“招商選資”“招大引強”的要求,以產業招商為主,把承接產業轉移與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

一是政府主導。政府部門要主動與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加強溝通與聯繫,建立多種形式的政府間對話互訪機制。通過在重點轉移地舉辦招商推介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本地的區位、資源、產業及配套、政策等多方面優勢,以良好的投資環境來吸引轉移產業。

二是創新方式。大力推廣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加強中介委託招商,突出產業鏈招商。充分發揮已落戶客商的示範帶動效應,通過本地良好的投資環境、客商的言傳身教吸引外來投資;充分動員親情、鄉情招商,動員本地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興業。發揮龍頭企業、骨幹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整體包裝、整體招商,重點引進產業上下游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關聯程度大、環境汙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配套項目,延長產業鏈,最終形成產業集群優勢。

三是瞄準重點。高度重視與大企業的合作,大膽走出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與大企業進行廣泛接觸,與其領導層廣交朋友,想方設法吸引大企業的投資。主動出擊,重點瞄準世界 500 強、國內 100 強等大公司、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主動了解其投資方向、投資重點,吸引其在本地建立生產基地,發展配套項目,促進產業集聚。

以優化環境為第一任務,實現體制對接

優越的發展環境是提升承接產業轉移競爭力的關鍵。要把環境問題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第一任務、關鍵環節,深入推動改革開放,建立健全承接產業轉移的制度體系,為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提供保障。

一是完善制度體系,使環境具有穩定性。建立健全重點項目領導負責制度、首問負責制度、限時辦結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確保制度完善,有章可循,堅持有章必循,按章辦事。堅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簡化辦事程序和手續,切實推行電子政務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方便企業辦事。

二是保護客商利益,使環境具有親和性。對外來投資者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主動為投資者著想,及時排憂解難,做到尊商重商、熱情服務。開展和深化“企業服務年”活動和“環境建設年”活動,實行行政問責制,嚴肅查處行政慢作為、不作為和亂作為等行為,保障投資者利益。切實優化重點項目建設環境和企業發展環境,堅決依法打擊阻工鬧事、強買強賣等違法行為。著力改善治安環境,真正讓外來投資者“投資放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

三是強化政策支持,使環境具有強磁性。敢想敢幹,敢於先行先試。認真國家關於加快產業轉移有關政策,大力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創新思維方式,想方設法突破“資金、土地、項目”三大瓶頸,打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對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吸引力。積極創新政策觀念,只要上級沒有明令禁止又有利於本地發展的項目和投資,就應堅決支持和鼓勵,絕不評頭論足或簡單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