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上期我們講到,奧巴馬想同米歇爾交往,卻被米歇爾拒絕了。雖然拒絕了奧巴馬,米歇爾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內心已經被他吸引了。

米歇爾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了與奧巴馬交往呢?這一對戀人又是如何在職場中發展的?

奧巴馬在律師事務所做暑期實習的時間即將結束,事務所為暑期實習生舉辦了一個燒烤派對,米歇爾也參加了此次派對。

在派對上,奧巴馬與事務所的其他人都相處得十分融洽,短短的一段實習時間他就能叫出所有人的名字,這令米歇爾佩服不已。

一些男同事在臨時組隊打籃球時,奧巴馬也加入了其中。看到奧巴馬打籃球時身手矯健,動作迅速,米歇爾對他的崇拜也驟然升溫。

派對結束後,米歇爾開車送奧巴馬回公寓。奧巴馬再次向米歇爾提出了交往的請求,這次米歇爾遵從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意了與奧巴馬交往。

與奧巴馬交往後,兩人一起住在了奧巴馬租來的公寓中。奧巴馬從來不和米歇爾談論物質話題,他幾乎把錢都花在了買書上。

對奧巴馬來說,書是神聖的東西,他喜歡大量閱讀,經常讀書到深夜。他讀的書籍多是歷史、傳記,還有美國黑人女作家託妮·莫里森的作品。

與奧巴馬交往後,米歇爾發現他的家庭是一個複雜的幾何體。

奧巴馬的母親安·鄧納姆在17歲時愛上了一個來自肯尼亞的黑人學生,也就是奧巴馬的父親。然而,兩人的婚姻短暫而複雜,因為在此之前,奧巴馬的父親在內羅畢已經有了一位妻子。

奧巴馬出生後不久,母親鄧納姆帶著年幼的兒子嫁給了一位地質學家,搬到了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居住。

奧巴馬十歲時,母親把他送到了夏威夷的私立學校讀書,並讓他與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外公外婆對奧巴馬非常疼愛,奧巴馬的母親雖然在雅加達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其他孩子,但她對奧巴馬仍非常關心,經常在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之間飛來飛去,並隨時準備為奧巴馬提供支持和幫助。

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奧巴馬十歲時,他的親生父親曾到夏威夷陪他度過了一段短暫的時光,此後,父親基本缺席了奧巴馬的成長過程。

雖然奧巴馬身世複雜,成長經歷也不同尋常,但他依然保持著樂觀的處世態度。

在律師事務所的暑期實習結束後,奧巴馬回到了哈佛法學院繼續學習。米歇爾在芝加哥工作,奧巴馬在波士頓上學,兩人之間相隔900英里。

1989年的聖誕節,奧巴馬帶著米歇爾到夏威夷去見他的外公外婆,這次旅行,米歇爾還見到了奧巴馬的母親和他同母異父的妹妹。

見到奧巴馬後,母親迫不及待地坐下來與兒子聊天。奧巴馬向母親敘述了自己論文的進展,母子倆還互相推薦圖書給對方,給人一種老朋友敘舊的感覺。

米歇爾看的出來,鄧納姆很愛奧巴馬,對兒子近乎崇拜,而奧巴馬也很愛他的母親。從奧巴馬與母親的談話中,米歇爾瞭解到奧巴馬是一個對女性極其尊重的人。

許多女性在找結婚對象的時候,往往看中對方的長相或經濟背景。而米歇爾看重的則是男人是否擅長溝通,以及願不願意把脆弱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看。

米歇爾看重的這兩點,奧巴馬都完美地擁有了。在第一次與奧巴馬談話時,米歇爾就看出奧巴馬不羞於表達恐懼和脆弱,他看重的是真實。在事務所實習期間,奧巴馬錶現得也非常謙卑。

米歇爾說:“奧巴馬是以一個完整的人的狀態進入我的生活的。”

在米歇爾和奧巴馬認識的第二年的夏天,奧巴馬利用放暑假的時間來到了芝加哥,他沒有租房子,而是直接住到了米歇爾的家裡。

米歇爾認為,男女朋友之間不僅要學習如何同居相處,還應懂得如何與對方的家人和諧相處。奧巴馬經常與米歇爾的爸爸談論體育新聞,幫米歇爾的媽媽採購食物,還幫忙幹一些家務。

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米歇爾的哥哥克雷格參加了一個週末籃球賽,她請求哥哥邀請奧巴馬一起參加,因為米歇爾覺得在球賽中也能看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態度。

奧巴馬通過了測試。哥哥告訴米歇爾,奧巴馬在球場上跑動靈活,知道什麼時候是傳球的最佳時機,並且在對手沒有防守的情況下,他會果斷投籃。

克雷格評價奧巴馬:“他是個有膽識的人。”

奧巴馬到芝加哥後,沒有去米歇爾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實習,而是接受了另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暑期實習生職位,這家事務所離米歇爾工作的事務所很近。

不過這一次,奧巴馬的實習期很短,因為他被選為《哈佛法律評論》下一學年的主席,將負責出版八期刊物,每一期大約有三百頁的內容,所以他需要早些返校準備。

《哈佛法律評論》的主席一職,每年的競爭都很激烈,候選人要進行嚴格地篩選。無疑,能擔任這一職務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種極大的成就。而奧巴馬則是《哈佛法律評論》創刊一百三十年以來當選的首位非洲裔美國人主席。

這一具有里程牌意義的事件,被《紐約時報》進行了報道,並在報道中配上了奧巴馬的照片。

以奧巴馬的能力,可以在任何一家薪資豐厚的律師事務所找到工作,但他卻打算從法學院畢業後,進入人民權法領域。

作為《哈佛法律評論》刊物的主席,奧巴馬申請最高法院的書記員職位,是穩操勝券的事情,但是,奧巴馬對此卻不感興趣。他要寫一本關於美國種族的書,要找一份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奧巴馬的自信與篤定,讓米歇爾深感敬佩,而此時的米歇爾,也迎來了人生中的迷茫。因為她開始討厭做律師了,儘管這項工作她做得很努力,並且也做得不錯。雖然這份工作讓她有豐厚的薪資收入,但是卻讓她感到空虛,她認為自己走錯了路。

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米歇爾把自己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感受告訴了她的母親,母親只是笑了笑說:“如果你問我,我的意見是先掙錢,然後再考慮成就感的事。”

而當米歇爾問奧巴馬的意見時,奧巴馬卻對米歇爾說:“消除顧慮,向著會讓自己開心的方向前進。”

已經對律師行業失去興趣的米歇爾,開始留心報紙上的招聘啟事,並努力與律師行業之外的人建立人脈關係。

米歇爾的哥哥克雷格,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也頗有成就,他成為了大陸銀行的副行長。

這樣的一位成功人士,也有著與米歇爾一樣的困惑,克雷格內心有種危機感,他不確定自己取得的這些回報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然而,米歇爾的父母對兩個孩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作為非洲裔水管工的後代,無疑,米歇爾和克雷格比他們的父輩要優秀了許多。

米歇爾的父親在五十五歲時去世,他讓米歇爾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生命短暫,不能浪費。米歇爾不希望在自己去世時,人們對她的記憶只是她寫的那些訴訟案情摘要,她確信自己能為世界做出更多的貢獻。

米歇爾雖然打算放棄律師行業,但她卻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於是她打印了個人簡歷,準備在芝加哥重新找工作。

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米歇爾的母親離開家庭步入職場後,曾為芝加哥大學內部的一位法律顧問做過秘書,那位顧問好心地把米歇爾的簡歷轉給了他在芝加哥大學的一位熟人。

這使米歇爾得到了一個在芝加哥大學工作的機會,她將直接參與和解決與社區關係相關的問題。米歇爾能得到這份工作,既得益於米歇爾哈佛大學的教育背景,也得益於人脈的力量。

奧巴馬從哈佛法學院畢業後,想寫一本關於種族和身份的圖書,他把寫這本書的構想賣給了紐約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給了他一筆預付金,並讓他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書稿。這對剛畢業的奧巴馬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利。

奧巴馬因當選過《哈佛法律評論》刊物的主席,這給他帶來了許多機會。芝加哥大學為他提供了一間辦公室,讓他在那裡完成自己的書稿寫作,並邀請他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擔任教職。

大多女性的擇偶標準是長相及經濟背景,米歇爾更看重奧巴馬這2點


與此同時,米歇爾在職場上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她在芝加哥大學工作期間,認識了許多能力卓越的人。

其中有一位叫蘇珊的女士,曾經也是一位律師,她脫離了企業界,在市政府負責法律事務。而米歇爾當時也想為政府工作,因此,蘇珊就把米歇爾的簡歷轉給了市政廳的一位同事。

一切都很順利,米歇爾將到市政廳的市長辦公室工作。

雖然擁有驕人的教育背景和非凡的能力,但進入以白人為主的政壇,絕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在奧巴馬步入政壇的道路上,米歇爾又將和他一起經歷什麼?

請繼續關注下一期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