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湖南老農借420大洋給八路軍,如今拿出借條能兌換多少錢


俗話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中國紅軍將這一精神發揮的十分到位。紅軍剛建立的時候,老百姓們不瞭解紅軍這個隊伍,先入為主的一位這是像土匪一樣的隊伍。於是當紅軍到來的時候,就躲在山裡不現身。當老百姓發現紅軍並沒有拿走除了口糧的其他東西,並且給了他們相對應超出市場價格的銀錢。有了這樣的經驗,老百姓們遇到紅軍的時候,不在躲避,而是給他們主動提供食物與補給。

70年前,湖南老農借420大洋給八路軍,如今拿出借條能兌換多少錢

也正是這種有借有還的作風,讓紅軍在之後的長征中,得到了老百姓無條件的擁護了,當地百姓都願意幫助紅軍渡過難關,長征途中大部分糧食物資都是老百姓支援的。縱使不能立即償還,那便打借條,之後再還。其中有不少借條都被留到了現在,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戰士們不幸罹難沒有來得及兌換借條,還有是因為百姓們覺得借條的價值遠比金錢更高,持有人自己留著當紀念。

70年前,湖南老農借420大洋給八路軍,如今拿出借條能兌換多少錢


例如2015年,就有人拿出當年紅軍的借條,引起廣泛關注,因為落款簽名竟是賀龍元帥,經過多方查證最終證實了借條的真實性。

70年前,湖南老農借420大洋給八路軍,如今拿出借條能兌換多少錢

正如這張借條上寫了,紅軍共借420大洋,最後政府一共補償8萬元,你們覺得怎麼樣?

70年前,湖南老農借420大洋給八路軍,如今拿出借條能兌換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