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他死的時候……”

又到4月1日了。

好快,已經過去了17年。

如果沒有進入娛樂圈這個大染缸,“哥哥”是不是就可以做快樂的自己?

無奈下的選擇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張國榮的出道其實並不如多數人口中所說的那般順利和興趣所向。

1956年9月12日,香港洋裝店老闆張活海迎來了自己的第10個孩子,他為孩子取名為張發宗,也就是後來改名的張國榮。因家中有9個哥哥、姐姐,所以他的乳名叫“十仔”。

按理來說,家中幼子,應該盡得父母的寵愛。但是,張家卻完全不一樣,為了照顧生意,父母常年不在家。

所以,張國榮和父母沒什麼感情,更不要說應有的疼愛,甚至於父親的二姨太都能向他潑尿。

6歲時,有個叔叔問他:“你爸爸有沒有帶你吃過好吃的呀?”

張國榮一臉困惑:“我跟爸爸不熟。”

他並沒有撒謊,因為從自己出生到爸爸離世,父子倆在一起的時間不足一個星期,僅僅只有5天。

而且,這5天中,還有一天半是因為爸爸喝醉了酒,睡在了家裡。那也是張國榮和爸爸相處過最長的一段時間——36個小時。然而,一句話沒說!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張國榮,內心敏感脆弱,極度缺愛。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由於父親經營的是洋裝店,所以,13歲那年他被父親送到國外學習紡織專業,以便日後關照家中的事業。對於父親的安排,他只能全盤接受,小小年紀便呆在異國他鄉。

但誰也未曾料到,變故就在一夕之間。在他上大一的那一年,父親突然患急病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樑柱,瞬間變得凋零無比。他也無法繼續留在英國讀書,不得已只得回到香港重新開始新生活。

當張國榮回到家中之後,發現情況遠比他想象中糟糕。無奈之下,只能幹一些零碎活來賺取錢財補貼家用。他曾經擺過地攤賣小商品,也曾經當過報童……本以為日子會一直艱難地過下去,但在1977年,他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機。

1977年,香港麗的電視臺主辦“業餘歌手大賽”,他決定去試一試。但是家裡拮据的情況,報名費都拿不出來。

這時,是家裡的傭人六姐從自己的生活費中拿出20塊給張國榮,這才讓他有了參賽的機會。而這20塊錢讓張光榮感激了一輩子。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憑藉一首7分多鐘的英文歌《American Pie》,21歲的張國榮獲得那屆比賽的亞軍,鍾偉強奪得冠軍。

從此,張國榮正式出道,但等待他的只有打擊。

譚張爭霸

彼時的香港娛樂圈可謂是開啟了新人輩出模式,一時間風雲跌宕。

關正傑、羅文、林子祥、徐小鳳等老一輩香港歌手的歌聲響徹大江南北,譚詠麟、陳百強、梅豔芳和張國榮等紛紛登場,嶄露頭角,揭開了香港歌壇黃金時代的序幕。

張國榮想要混出名堂來,可以說太難了。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他的第一張專輯無人問津,銷量慘淡。商販只好將碟片低價處理,一張一塊錢讓人買回家當鍋墊。

那段時間,張國榮窮得連房租都交不起。為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去酒吧獻唱。

直到,1983年哥哥轉籤“華星唱片”,在華星掌舵手的陳淑芬的打造下,以一首《風繼續吹》一戰成名。次年,《Monica》是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

自此,拉開了譚張爭霸的序幕。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之後幾年間,他和譚詠麟在各個歌曲榜單上痴纏。

張國榮更是開啟了連霸“十大勁歌金曲”的時代,直到1989年譚、張二人相繼宣佈退出任何音樂獎項評比才作罷。

在他最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選擇激流勇退,無數歌迷難以接受這件事,紛紛質問他為何。

直到多年之後他終於給了歌迷一個答案——我怕死。

入戲太深,難以走出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宣佈退出歌壇後,張國榮開始將重心短暫的從音樂市場轉至電影市場。

其實,在剛當歌手混的比較慘的那幾年,張國榮已經有過演戲的經驗,不過都是些有關“風花雪月”的片子。

1977年底,張國榮接拍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一部如今早已不再被人提及的限制級電影《紅樓春上春》。

拍這類電影的真實原因已經無從考證,只有江湖傳言的“被騙、被逼”。

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只客串過《鱷魚淚》、《屋簷下之十五十六》等有限的幾部影視劇。

直到1982年,接拍《烈火青春》,才算真正走上正軌,留下了無數的經典角色。

《英雄本色》中重情重義的弟弟阿杰;

《阿飛正傳》中風流浪蕩麻木頹廢的阿飛;

《倩女幽魂》中膽小純良的柔情書生寧採臣;

《胭脂扣》中浪蕩不羈的紈絝十二少.......

直到遇上了讓他無法走出來的“蝶衣”。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張國榮是個戲痴,很容易進入角色,而且入戲很深,久久走不出來。

為了演好花旦程蝶衣這個角色,張國榮閉關六個月,跑到北京專心跟京劇師傅學戲,一個助理都沒帶。高燒到39度,還要繼續壓腿。連陳凱歌為張國榮找的京劇替身都沒有派上用場。

程蝶衣不再是一個電影角色,而是活脫脫一個人,超脫於張國榮之外,又依附於張國榮之中。與其說是張國榮演唱了《當愛已成往事》,不如說是程蝶衣用一生演繹了《當愛已成往事》。

程蝶衣借張國榮之口唱出“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

甚至,離去的那一個人是張國榮還是程蝶衣,都開始讓人模糊。

曾有影評人稱:“梁朝偉眼神如電,而張國榮連一個手指頭的姿勢,也是頹廢悽蒼而唯美的,更別提眼中的悲情!”

不被世俗接受的感情

在加入娛樂圈之前,他靠打零工養活自己,甚至擺過地攤……,只要能賺錢,什麼都做過,從來不抱怨。

就在此時,張國榮遇到了一生的摯愛——唐鶴德。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這個男人為了哥哥傾囊而出,一連吃了幾個月最便宜的便當,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幫助哥哥渡過難關。

張國榮曾說:“錦上添花的人數不勝數,而能夠雪中送炭的能有幾個?那時我一沒名氣二沒財富,卻只有他,能夠這樣對我,這樣的人,怎能不令我感動和珍惜呢?”

1997年1月4日,復出後的最後一場紅館演唱會,八萬人的會場座無虛席。

舞臺上,張國榮眼神珍重地說:“媽媽,今天晚上我要送你一首歌,同時,這首歌也要送給另一位在我生命裡佔有非常重要位置的朋友.......”這位朋友是誰,不言自明。

但是,世俗的眼光真的能夠接受嗎?

張國榮深受抑鬱症的折磨,病情嚴重時整夜失眠,手不停顫抖,連水杯都拿不穩。情緒煩躁不吃藥時,唐鶴德往往自己先喝一口,然後像哄孩子一樣哄他。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2003年4月1日,由於正值非典時期,娛樂圈基本處歇業狀態。

張國榮約自己的經紀人陳淑芬在酒店見面,陳淑芬準時赴約,卻遲遲不見張國榮的身影,便打電話問他何時能到。張國榮說:“你5分鐘後在酒店門口等我,在正門,然後我就會來了。”

不曾想,等到的卻是張國榮如蝴蝶飛撲而下的身影。

那一年,張國榮47歲。

出殯當天,梅豔芳、劉德華、張學友、梁朝偉......,香港娛樂圈幾乎所有的明星都前去送哥哥最後一程。

張國榮去世後,他的愛人唐先生在送給哥哥的白色花圈上題詞:“夜闌靜,有誰共鳴……”

十年

張國榮,十年後還會有人記得嗎?

現在已經是2020年,再過十年還會有人記得他嗎?

張國榮的粉絲大概的分界點在1990年,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基本沒有張國榮的粉絲,而最為集中的一個年齡段大概是在1970到1980年。

十年後的2030年,這些人中最年輕的50歲,最大的已經到了60歲,這些曾經的少年,一定不會再有當年的激情和善於表露情緒。

或許他們依舊會聽上一曲《當年情》,用何寶榮的方式抽上一根香菸,以此悼念下自己的青春,但也僅此而已。

又是一年的4月1日,哥哥你在那邊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