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2014年3月,文章出軌,馬伊俐大氣地發了微博表示:“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9年7月,時隔五年多,文章與馬伊俐還是選擇了離婚。

兩人同時發微博公佈離婚信息。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一時間,微信群裡議論紛紛,出軌的男人還能原諒嗎?

有朋友說,面對男人的出軌,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有微友調侃說,如果按照垃圾分類,把出軌的男人應該分哪一類?

有回答說:“這樣的男人是不可回收垃圾”。也有微友說:“是有害垃圾。”

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調查:夫妻之間什麼事情是你最不能原諒的?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回答是對方出軌,這是他們的婚姻底線。

扒扒娛樂圈這些出軌奇聞。

曾一度標榜“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的陳赫,被爆出軌後,網友稱:這就是反手給了自己一記耳光!

體壇明星林丹,一身正氣的他,竟然在妻子懷孕期間出軌,消息一出,網友大罵:這真的是渣男了。

商業巨才劉強東被爆性侵案,讓觀眾直呼:呵,男人!奶茶妹還不夠新鮮,要去尋找刺激。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我曾遇到過這樣的一個離婚案件。

王某女要求起訴離婚,原因是丈夫李某出軌,李某稱,出軌在先的是王某,她自己都承認的。

王某說,那是四年之前的事情了,早與對方徹底斷絕關係。

李某說,憑什麼你可以出軌,我就不可以,你一次我一次,那我們扯平了。

聽到他們的對話,我哭笑不得。

出軌這樣的事情,竟然還可以比較的。

在這樣快餐婚姻的時代,有多少婚姻能抵擋住繁華世界的誘惑,你能自信坦蕩地回應:我不是你要找的那個人,我的心裡裝著的只有我的妻子或丈夫。

縱觀婚內出軌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尋找新鮮感與刺激感。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多少夫妻都是從“熱戀”到“親情”再到“可有可無”的狀態。

熱戀時,卿卿我我,纏纏綿綿,你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舉動,都牽動的對方的心,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送給對方。我還依稀記得那句感動無數少女心的“遇上你,我花光了我所有的運氣”!

步入婚姻後就回歸到了平常心。開始把愛情藏起來了,慢慢地習以為常,再慢慢地開始以親情的姿態自居。然後會發現,娛樂圈裡離婚的人,都會說:愛情不再,親情依舊。其實,他們進入婚姻不久就順勢轉變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了親情。

再後來,就到了“七年之癢”的狀態。這時候,你會發現對方的喜怒哀樂都全然與你無關,你開始厭煩起這樣的生活,覺得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一點波瀾。慢慢地,你發現對方哪裡都不夠好,開始想逃離這樣的生活。這個時候卻是最容易出軌的,外人在你眼裡,一顰一笑都會勾起你魂縈夢繞,於是,你以為你又戀愛了。

我們的生活,是否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

面對婚姻危機的時候,你們應該想想“人生若只如初見”,想想你們生活裡那些最美的回憶,想想你們肩上的責任,想想你們的道德底線,別做讓自己後悔,傷害枕邊人的事。有位情感專家曾調查過那些出軌後選擇離婚的人,問面對對方的出軌,你會選擇原諒嗎?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結果是寥寥無幾。

為什麼說,出軌的夫妻很難複合?

婚內出軌要想複合必須重建信任,而信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修復的過程中要直面傷痛,並且勇敢地去把這頁往事翻盤,永不再提。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沒有誰能灑脫地去接受對方的出軌,並不遺餘力地去幫助對方。事實上,確實如此,包括曾經我們用來自我療傷的“且行且珍惜”的她也終究逃不過選擇離婚的結果。

出軌後為什麼我們無法選擇原諒,究其原因是因為彼此在心裡種下了一個心結,這個心結是所有事情發生的導火索。每每雙方發生爭吵,對方總會把出軌的事情掛在嘴邊。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感情就像一個玻璃杯,如果你把它摔破了,不管你如何努力,都無法完美地把這些碎片粘合,那條痕跡,是永遠抹不去的痛。

幸福的婚姻都有共同點,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如何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呢,我覺得三個“時常”很重要。

“別把愛情當成親情,時常保持戀愛的感覺”

“生活需要儀式感,時常給對方一點驚喜”

“婚姻裡的愛需要大聲說出來,時常給對方一些誇讚”

文章與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的後續,為何還是選擇離婚?

作為吃瓜者的我們,我們關注的不是她們離婚的事實,而應該究其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的婚姻,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最喜歡舒婷的致橡樹: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這首詩,完美的形容了愛情裡最好的模樣: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好的婚姻,就像詩中描述的一樣,需要的是勢均力敵,需要的是彼此成長,需要的是靈魂的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