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為許多個城市和地區,每座城市都有著各自獨特的歷史文化以及民風民俗。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座城市的自然資源、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等的不同也導致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特徵以及城市發展各異。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同樣位於東南沿海的福建和浙江兩省,諸多相似之處,為何發展卻相差甚遠?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浙江省地圖

常年在外奔波或是旅遊達人來講,走的城市和地區相對於普通遊客更為廣,也經常拿自己所去過的城市做一個“比較”,發表自己對兩者之間優勢和差距的講解。經常被網友和遊客拿來對比的就有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那麼拿福建省和浙江省兩個東南沿海的省份來相比會是如何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福建省地圖

福建省和浙江省除了都是位於東南沿海,多優良港灣相同之外,還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

福建省的陸地總面積為12.14萬平方千米,分為9個地級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巖、三明、南平、寧德)。境內主要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勢地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出“依山傍海態勢”,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福建省

反觀浙江省的陸地總面積為10.55萬平方千米,分為11個地級市(杭州、寧波、溫州、紹興、湖州、嘉興、金華、衢州、台州、麗水、舟山)。雖然有地勢一點較為低緩的平原,但同樣也是多山,自古以來也是被稱為“七山二水一分田”。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浙江省

兩省之間縱然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但在經濟發展上來看,兩者之間相差甚大。

據《百度百科》資料顯示,2019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為42395.00億元,在全國各省市排名中位居第八名,而浙江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2352億元,全國排名第四名。兩者之間達到了近2萬億元的差距,不禁令人感慨或是心中產生疑慮,這麼多相似之處,為何發展卻有如此之大的差別呢?福建省和浙江省發展差在哪裡呢?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2019年全國各省GDP(截取部分)

其實福建和浙江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完全不同,在生活中我們常知道,一個差距不算什麼,但是多個差距累加就將距離拉得很大。

浙江的區位優勢比福建省更加優越,有上海市、江蘇省等經濟強省的資源外溢以及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城市群的輻射,為浙江省的發展帶來了很多便利。浙江省的本土大公司多,一個阿里巴巴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便給浙江的經濟發展增添一份力量。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阿里巴巴大樓

相比之下,福建省雖然西南方向與中國經濟最強省——廣東省相連,但廣東省和江蘇省的經濟中心有很大的不同,廣東省的發展重於珠三角地區,比如:深圳、廣州,而其他地級市發展卻不如江蘇省。為什麼人家稱江蘇省是“十三太保”、“散裝江蘇”,因為下轄的各市發展都很好,經濟不相上下。因此福建省並沒能享受到來自經濟最強省“鄰居”的資源。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福建省三明市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要致富,先鋪路”,福建省的山地丘陵較多,首先就是交通方面開發較為不易,其次是受到山地的限制,尤其是三明、南平一帶,如果有到過福建省的三明和南平遊玩的小夥伴們應該清楚,兩者的城市群只能建立在狹隘的河兩岸,周邊全部是山區,無法擴大市區影響力。

福建、浙江很多地方相似,都是沿海省,為何GDP總量相差近2萬億?

三明市寧化縣小農村

我的家鄉是三明市寧化縣(客家祖地)的一個小農村,至今還沒能達到道路硬化,每次下雨天,農民伯伯挑著菸葉、稻穀艱難地走在在泥濘不堪的道路上,不僅令人心疼,更多的是無法跟上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腳步,現代化科技無法下鄉,相信這只是福建山區的一小部分縮影。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