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古董这一行并不像一般的行业,它的准入门槛极高,需要藏家懂得高超的鉴宝技巧。有些藏友会带着自己的古董找专家帮忙鉴定估价,这也使得专家成了古董价格的传话筒,同时他们自己也经常去买卖古董来获利。

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知名鉴宝专家王某,在江西南昌的古董地摊闲逛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旧书像极了宋代的篆体字,旧书的纸张更是宋朝经过改进之后的名贵手写纸,“一两黄金一页纸”,正是宋代刻本在收藏市场上的真实写照。第地摊古董翻讨价还价之后,以一万元的价格将此书买下。

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2013年《礼部韵略》拍卖图录

由于王某并不精于旧书古籍此类的鉴别,特地花了2万元找来了更具权威的古书鉴定专家,令古书鉴定专家没有想到的是,这本旧书竟然是北宋仁宗景祐年间所编写的官方韵书《礼部韵略》。

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2013年《礼部韵略》拍卖图录

可能大家对于此书不是很了解,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部北宋学子考试用书,类似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字典,是一种工具书。因该书是由北宋官方礼部颁布发行的,且较之北宋政府之前所刊刻的《广韵》比较简略,故称之为《礼部韵略》。长时间的流通消耗,留存到现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故本本珍罕,价比黄金。

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礼部韵略》拍卖图录

2013年12月4日在北京的一次大型古董艺术品拍卖行上,王某带来了那本北宋刻本,起拍价便达到了800万。最终,经过中外藏家们的一番激烈竞拍,以2600万的天价成交。除去购买它的成本费、鉴定费和拍卖服务费,王某净赚了2397万,可谓是“一夜暴富”!

专家在古董摊10000元淘国宝,净赚2397万,文物局:为何不上交?

2013年《礼部韵略》拍卖现场

如此国宝拍卖,必然是惊动了文物局,文物局相关人员质问王某“如此国宝级文物,为何不上交”王某卖掉的这本《礼部韵略》北宋刻本,全世界只有两本,而另外一本则藏于日本真福寺失!这是重要出土文物,理应上交而不是私人买卖。最后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礼部韵略》是古墓出土的,王先生在地摊上买下来的无主之物,就应该属于他个人所有,风波也就过去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