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真粒子論與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連載

宇宙真粒子論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連載

宇宙真粒子論與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連載


宇宙真粒子論與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連載


宇宙真粒子論與馬克思主義物質觀連載


物理學意義上的“物質”,是從一切有形物體抽象出來的概念。如果說作為有形物體的基本組成部分的單元,物質是不可以無限分割的。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c),物質不過是能量的凝聚態而已,細分到一定程度,物質將成為單一的,無差別的“能量”。這就到了宇宙真粒子世界的狀態,真界狀態。這一界態同樣也是充滿能量運動的界態,但已成為與思維能力極限對等的不可說,不可動的相對不動、相對靜止狀態。這種狀態是生髮一切運動的總基態。

哲學意義上的物質,在現代指的是不倚賴主觀精神的客觀存在。一方面,它是全體、整體、世界,是互相聯繫的,是不能分割的;一方面,它是部分、具體和實在,是可分類的,是可分割的。一般說來,人們對前者認識不足,對後者又把握不夠,所以出現了這一領域的裹步不前情況。不過,現在有人開始這樣思考: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無論是哲學的物質,還是物理的物質,除非不是物質。自然物理意義上的物質分到能量止,相對忽略不計,你不承認它是物質,你把它看成空無,事情就算了解。即便如此,能量還是哲學的物質,在哲學意義上的物質(實際也還是物理範疇的物質)照樣無限可分,能量也照樣還可以無限可分下去。這是很有積極意義的。

隨著宇宙真粒子論的建立,物理學意義上的“物質”與哲學意義上的物質即趨於一體,這是對古代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也是當今宇宙物理學發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這更接近了物質真相。

物質的精神是物質的性質和能量。物質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說物質就是因為有精神才存在的,精與神是能量的集聚,是物質的根本。物質從誕生的那一刻,就必然意味著精神的誕生,物質是精神的基礎,精神以物質為依託,當物質消失,精神將一同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