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復材:子公司簽訂近10億元合同 今年碳樑業務約需6000-7000噸

4月3日,光威復材(300699.SZ)公告稱,公司收到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與客戶A簽訂的兩個《武器裝備配套產品訂貨合同》,合同標的為***型號碳纖維及織物,涉及金額達 99,772.62萬元,履行期限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具體交貨進度按照合同規定執行。

根據光威復材公佈的“2020年3月31日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3月31日,公司在某在線交流平臺上舉行了業績說明會,介紹了 2019年年報情況並回答提問,顯示目前公司業務主要分為五大板塊:

碳纖維板塊:就是全資子公司拓展纖維的業務,目前,主要產品包括GQ3522(T300級,溼法工藝)、GQ4522(T700級,溼法工藝/乾溼法工藝)、QZ5526(T800級,溼法工藝/乾溼法工藝)、QZ6026(T1000級,溼法工藝)、QM4035(M40J級,溼法工藝)、QM4050(M55J級,溼法工藝)等系列化的碳纖維、經編織物和機織物等。

通用新材料板塊:主要是以航空航天、風力發電、軌道交通、海洋船舶、電子通訊、體育休閒等領域的應用開發為目標,為客戶提供具有不同品質和性能要求的預浸料產品,主要包括以環氧、雙馬、氰酸酯、酚醛、苯並惡嗪等體系的高性能樹脂體系。

複合材料板塊:藉助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軍、民領域應用迅速發展的時機,以募投項目先進複合材料研發中心為依託,向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研製領域延伸,跟蹤和開發先進復材製造技術和高端構件,為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軍、民領域的規模化工業應用培育和開拓市場,為公司向高端複合材料領域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能源新材料板塊:就是全資子公司光威能源新材料,目前主要產品就是以維斯塔斯為終端客戶的風電碳梁,風電碳梁是光威最早開發出來的一款碳纖維工業應用,從2016年問世,經過三年多時間就成為了碳纖維最大的消費領域。

精密機械板塊:公司全資子公司光威精機的業務,光威精機是光威能夠成功實現碳纖維國產化的裝備保障,目前主要產品除了原有的碳纖維生產線、預浸料生產線、特定使用環境的高溫爐和超高溫爐、壓力容器等以外,正在向複合材料應用裝備領域延伸,如全自動溼法殼體膜壓生產線;包括方管、U型電纜線槽、角類復材等產品的拉擠成型工藝生產設備;包括複合材料箱體、轉檯、掛件等的地面保障裝備,並立項研發纖維纏繞設備、國產鋪絲鋪帶設備等。

此外,光威復材還對軌道交通領域業務、是否進入國產大飛機產業鏈、軍品預浸料業務、碳梁業務、建築補強領域應用拓展進度、T800項目進度等多個問題做出了回答,以下為部分問題詳情:

問:軌道交通領域業務進展?

答:軌道交通領域由於載人對材料等要求很高,公司目前和中車等有合作,有板材、車頭製件配件等,起量還需要一個過程,在製造、生產成本方面還需要大量工作。

問:是否有進入國產大飛機產業鏈的計劃?

答:據我們瞭解,C919目前用的都是進口纖維,然後再進行替代,C929的目標可能就是完全實現國產化。在C919層面,公司已經配合下游做了PCD審核,公司的相關驗證也已經通過了,目前有小批量的纖維織物預浸料供貨,在C929層面公司也在做材料的準備。

問:未來重點發展的軍品預浸料業務是否會和公司下游大客戶行成競爭關係?

答:公司和主要客戶目前不是簡單的供需關係,而是在複合材料應用領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各有分工,各有優勢,不存在競爭關係。

問:碳梁業務2020年預計消耗多少碳纖維?原材料供應如何保障?

答:2020年碳梁業務持續增長,碳纖維原材料是比較緊張的狀態,2020年大約需要6,000-7,000噸碳纖維,目前可以批量供應的已經有4家,正在做驗證的有2家,公司已經和4家供應商簽訂了3年的供應合同。

問:生產不同型號的碳梁生產線需要調整嗎?

答:碳梁不同規格,生產模具不同。生產線不用調整,只需要更換模具。

問:建築補強領域應用拓展進度如何,預期什麼時候形成規模銷售?

答:建築補強領域目前已經實現供貨,預計2020年會有幾百噸銷售,上海一家企業做建築補強,已經成為公司主要客戶。

問:T800項目距供貨還有多少環節?

答:T800驗證涉及產品型號很多,有多個製件應用,工作量很大,其中有型號已經首飛,形成大批量供貨是一個過程,材料方面的驗證已經完成,工作在有序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