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

國產智能手機熱衷於“借鑑”iPhone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尤其是在2012到2016年期間,基本上每一家國產廠商的新品都或多或少地帶有iPhone的影子。


相信大家還記得一些“借鑑iPhone”的典型例子:聽筒、前攝、傳感器呈三角形排列的正面設計;兩條天線隔斷條橫穿金屬機身的背面設計;放在背面左上角的單攝像頭......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當然這只是在硬件、ID層面,而在系統層面借鑑蘋果的行為也不罕見。例如vivo的Funtouch OS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其操作邏輯都和iOS高度雷同,UI上的相似更是不值一提(PS:現在的Funtouch OS已經徹底改變)。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最熱衷於“借鑑”iPhone的年代,自然也是產品同質化最嚴重的年代。在線上用戶看來這種“抄襲iPhone”的做法是不可理喻的,但其實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簡單說就是線下用戶非常吃這一套。


背後的因果緣由我們就不討論了,過去國產手機熱衷於“借鑑”iPhone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只不過風水輪流轉,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國產手機,這股借鑑的潮流似乎已經停息。


國產手機的最後一次借鑑已經是2年前iPhone X上市之後的事情,借鑑對象自然就是“劉海屏”了。只不過這也是國產手機最後一次大規模借鑑蘋果,自2018年底起至今,我們在國產主流產品上已經很難見到iPhone的影子。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從長遠來看,這一變化的出現是智能手機全球市場格局出現變化的象徵,一個全新的秩序正在逐漸形成。


iPhone不再受世人追捧


國產手機廠商熱衷於複製iPhone的設計,最主要原因自然是iPhone受到市場追捧。大約在四五年前,iPhone在中國市場依然如日中天,幾乎成為了每一位手機用戶心目中公認的最佳之選。


一款中低端產品想要快速獲得“高端感”,在設計上和頂級產品看齊是最簡單的辦法。正因為如此,產品力還不足以支撐高價的部分國產手機只能通過設計向iPhone看齊的方式來獲得“越級表現”,並希望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從銷量來看設計借鑑iPhone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OPPO R9s作為“iPhone表兄妹”的一員有著非常亮眼的市場表現,在2017年裡多次斬獲單月單機銷量第一的佳績,讓同行羨煞不已。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這似乎能夠說明,在過去的手機市場裡“抄襲iPhone”就是產品成功的捷徑,但這一捷徑隨著iPhone銷量的逐步下滑,也失去了作用。


2018年,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跌13%,順位也下滑至第五;2019年,蘋果的市場順位還是第五,但是銷量在2018年的基礎上繼續下滑21%,已經被前四的國產手機品牌遠遠拋離。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只是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號召力、認同度下降的表現之一。隨著國產智能手機在創新、營銷、需求響應等方面的發力,iPhone已經無法應付國內市場那慘烈的市場競爭,出現了產品力掉隊的現象。


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放棄借鑑iPhone,根本原因是他們發現已經無法從iPhone上找到提升產品力的辦法,學生們終於出師了。


中國市場人口基數大、手機品牌眾多而且相對封閉,這就決定了內部競爭會異常激烈。國產手機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要遠超蘋果想象,他們的產品必須每個季度地進行復盤和調整才能跟得上市場節奏。


自iPhone X之後蘋果幾乎沒有為手機行業貢獻出任何有價值的產品進化方向,而被追捧的“劉海屏”設計和背後的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也未被廣泛採用,目前來看行業普遍更認可屏幕指紋技術乃至是挖孔、升降等全面屏設計的價值,而這些設計方向搞不好還會反過來指導蘋果設計新品。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後置相機的設計,由國內手機廠商引領的“浴霸矩陣”設計雖然褒貶不一,但從後續的產品趨勢來看確實是起到了影響行業的效果。除此之外,屏幕指紋、無線充電、有線快充等技術特點均是由國內安卓手機廠商推動發展並帶動普及,而iPhone早已變成了相對落後的一方。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國產智能手機的話語權搶奪之路


在過去iPhone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杆,因為絕大多數的同行都需要參考iPhone才知道該如何做產品,需要“跟風蘋果”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喜好。但隨著形勢的逆轉,國產手機已經可以脫離蘋果“自立”,這時候蘋果的“標杆”地位也就出現了動搖。


誠然,在產品綜合實力上iPhone依然是處於頂尖級別,例如供應鏈的整合和管理、產品本身的做工質量和軟硬件調校等等,依然有著自己的優勢。但在消費者比較敏感的功能點上,iPhone已經無法讓數碼發燒友提起興趣,從“行業標杆、領頭羊”變成“夠用就好的穩妥之選”,如此定位的變化對iPhone來說就是地位下滑的最好證明。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領導手機行業發展的標杆,將會在國產手機中出現。


如此判斷不是盲目自大,光是討論產品綜合實力的話國產手機的確做到了部分極致。例如,OPPO Find X2 Pro把屏幕素質做到了極致,120Hz刷新率配合QHD+分辨率讓屏幕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了全新的檔次;華為P40 Pro獲得了128的DxO歷史最高綜合得分,在拍照方面成為了傲視全球的頂尖產品。小米10系列率先商用30W無線快充技術,讓無線充電的速度超過了絕大多數的有線快充;vivo在升降式全面屏、屏下指紋等技術的探索領先全球同行......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如果你想獲得智能手機上最頂級的硬件體驗,那麼你只能在一眾國產手機之中挑選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優先考慮蘋果三星,至於具體選擇哪一款手機則需要視需求而定。


當然,國產手機這個整體想要成為行業的標杆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軟硬結合問題,這是國產手機目前做得相對較差的。這不光是安卓系統本身的問題,而是國產手機歷來“重硬件輕軟件”思路所留下的“後遺症”。在系統層面算得上是“好用美觀”的定製系統其實並不多,尤其是在系統流暢性的問題上還沒有真正徹底的解決辦法。


其次是ID設計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內部堆疊技術的差距。同樣是頂級旗艦,同樣有著三攝模組和4000毫安時級別的大電池,三星Galaxy S20可以做到163克的重量,厚度保持在7.9毫米;而同檔次的國產手機重量往往在200克左右,厚度則基本在9毫米以上。


iPhone被拋棄?小米三星OV連“抄”都不想抄!

(三星S20 Ultra拆解圖)


國產旗艦手機的厚度和重量控制失敗固然有散熱部件的因素,但要知道三星Galaxy S20還支持無線充電和高等級防塵防水,綜合來看其內部堆疊的水平還是要比國產手機強悍得多。


在設計外觀上國產手機雖然在不斷探索,但暫時來看除了後置相機的細節設計外,整體上能夠給行業帶來的啟發還是不夠多。至少和巔峰時期的蘋果相比,國產廠商在設計上的影響力可謂是小巫見大巫,當然目前來看也沒有哪一個品牌能夠有比肩巔峰蘋果的號召力。


而國產手機的第三點不足則是國際影響力較小,其先進的產品理念覆蓋範圍不夠廣,產品的優勢無法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整體而言,國產手機已經走過了“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並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我們相信“模仿iPhone”已經成為歷史性事件,但歷史會不會重演不好說。


蘋果畢竟還是蘋果,iPhone也還是萬眾矚目的超級產品,如果iPhone 12、13或更新的產品上出現了令人驚歎的創新,那麼“iPhone模仿秀2.0”肯定又會再發生。但至少過去那種全民模仿、像素級模仿的現象肯定不會再出現,國產手機已經自成一派。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覆“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