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北方餃子館

下班的路上有些許微涼,走在路上和一眾朋友在微信群中閒聊,主題就是一顆大蔥,一個南方的朋友問北方的朋友,大蔥生吃辣不辣,聊起了南北飲食差異。

憶北方餃子館

呼啦啦的北風把思緒越吹越遠,漫過高山越過河流,回到了華北平原,那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在這裡我收穫了自己的第一份愛情,儘管很短暫卻刻骨銘心,最難以忘懷的還是街邊許多的餃子館……

記得應該是千禧年,我十幾歲的,正是貪吃貪玩的年紀,因種種原因不得已早早退學踏入社會,那會北方農村生活水平還不算很高,在一個私人小廠裡打工,工資也就僅有三百塊,廠裡的伙食實在不敢恭維,由於我的老家是以大米為主食,饅頭確實吃不習慣,又加上做飯的小姑娘不會發面,常常做成死麵窩窩頭,我吃的是胃酸上湧就連嘴巴都是酸溜溜的味道。

最開心的是每個月十號可以去和老闆娘支錢,一個月最多支一百,剩餘年底統一發。每次支好賬便會覺得腳步異常的輕盈,步行兩公里去鎮上找一家餃子館坐下來點上三兩韭菜雞蛋餡餃子,韭菜餡比豬肉白菜一兩便宜一塊錢,忘記一頓能吃幾塊錢了,點好後坐下來找一個醋碟,倒一點陳醋,剝上幾粒蒜子放在醋裡泡著,靜靜地看著廚房,心裡計算著時間,口水已經開始不由自主的吞嚥,心急時會咬上一口蒜,酸辣的感覺瞬間沁入心扉,當老闆把餃子端過來還未走到桌前,便已伸出雙手去接盤子,看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擺在眼前,迫不及待的夾上一個不等吹涼也忘記蘸醋,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幸福味道,老闆盛一碗清湯,只見老闆拿起一個湯碗,抓一點香菜大蔥沫,放上幾粒幹蝦皮,依次放入鹽味精,拿馬勺舀一勺煮餃子湯衝進碗中,喝一口說不上來的美味,一口餃子一口蒜,很快吃完順便喝完一大碗湯,嗝,打一個幸福的飽嗝。

憶北方餃子館

有時候也會叫上三兩好友一起去,買上兩塊錢的豬皮凍,在買點水煮花生拌黃瓜類的,素菜和豬皮凍都是兩塊錢一小蝶,葷菜要四塊,是萬萬捨不得吃的,除非是幾個人一起,這樣錢會多一些,會點上一份豬頭肉拌黃瓜,豬頭肉就少少的幾片一人也就是一人一兩筷子的事,然後喝上一瓶啤酒在吃上二兩餃子,那種感覺至今無法忘懷。

兜兜轉轉來到南方十幾年了,在也尋覓不到北方餃子館的味道,儘管也有很多打著北方風味,進去一看缺失的就是每個桌子上的蒜筐,點上一份餃子,即失去了那份期待也沒有了那份心境,片刻餃子便已上桌,嘗上一口就已失望,餃子皮機器壓的,餃子是提前包好凍起來的,和超市買來的速凍水餃沒有任何區別,覺得有些難以下嚥,老闆有蒜嗎?我輕聲問到,頓時引來周圍一片目光,有好奇的,有鄙視的,有本地人輕聲嘀咕著,一看就是鄉下人。這時老闆走過來,我仍舊問到,老闆有蒜嗎?好點的老闆會說不好意思告訴你沒有,有一些口氣生硬的直接說沒有。那個表情像極了吃餃子不付錢。

憶北方餃子館

許當時經濟困難,或許是地域不同,或許是心境也不同,從此再也沒有刻意的去尋找那份北方餃子館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