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01

近日,劉詩詩復工照曝光,以黑長直髮美登上微博熱搜。

在拍攝新刊雜誌封面的時候接受採訪,談及當媽的感受,表示前段時間生孩子休的產假不算“休息”,認為當媽媽的都不能算“休息”。

並坦言:“這是一種責任感,寶寶正是身體發育打基礎的時候,希望能多一點時間照顧他,希望他更健康。其實每一位媽媽都很辛苦,承受很多壓力,不過看著孩子還是很幸福。”

劉詩詩真的說出了媽媽們的真實感受,相信每位當媽媽的人都有過覺得辛苦的感受。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可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的辛苦都可以被理解,被孩子的爸爸體諒。

面對妻子的傾訴,大部分孩子的爸爸都認為呆在家裡有什麼累的,我在外面工作打拼才叫累。

還有人會說:“就是生個孩子而已,至於嗎?”

至於的,“生孩子當媽”給一個女人帶來的身體上的傷痛和心理上的挑戰,都是顯而易見的。

知乎上有個提問:“當媽媽是一種什麼感覺?”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有一位媽媽回答寫道:“當了媽才知道,白天睡覺是奢望,晚上睡個整覺是做夢;當了媽才知道,吃個囫圇飯也需要狼吞虎嚥;當了媽才發現,自己也有成為舉重冠軍的潛質。”

其實這位強大的媽媽的話,可以總結為一個字概括“累”!

然而,這世上哪裡有生來就強大的媽媽,都不過是為母則剛。

每一位媽媽都很辛苦,也很偉大,在我們看不見的背後默默承受了很多。

每一位媽媽的辛苦都值得被看見和尊重。


02

今年3月,短視頻網紅Papi醬的官方微博大號,宣佈Papi產子,母子平安,並直言“我可真是了不起!”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隨後,Papi就在她的微博小號上表示:“我真是太不容易了,痛死了。”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事隔五天之後,她在微博上又感嘆道太累了。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雖然Papi每次的言語很少,但包含的信息都使每一位媽媽都很有共鳴。

這些感受都是每一位新手媽媽的真實寫照,懷孕、生子巨大的痛和累除了自己,他人真的很難感同身受。

有的男人說女人生育沒什麼痛苦的,認為都是天經地義,沒有必要矯情。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科學再發達,女性生育依然是道鬼門關。

近年來,都有男性去體驗女性生產時的痛苦是怎麼樣的。

我們在網絡上不乏看到相關視頻,當體驗到十級、十一級的時候,男性各種嚎叫、掙扎。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甚至有的男人直呼:我要變身啦。

聽起來似乎有點好笑,可是這不就是女性經歷生育的痛的一部分寫照嗎?

一位男子體驗過後,他立馬給了妻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並感嘆道每個媽媽都如此偉大。

正所謂,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生門》導演陳為軍說過一段話:“一個女人只要沒生過孩子,不論她多大年紀,都還是小姑娘的心態,可一旦生完孩子女人就變了,她的身體會面臨顛覆性的破壞。”

是啊,我們要鼓起勇氣才能面對身上的傷疤,爬滿肚子的妊娠紋,以及面對產後身體各種問題,像子宮收縮、是否會漏尿等等。

女性生育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也面臨了極大的風險。

我們都只說媽媽都是偉大的,卻忘記了問媽媽為什麼偉大。

生育的陣痛,是每一位媽媽都經歷的一次身體的極限挑戰。


03

當媽後,你為什麼事情崩潰過?

有人說,最無助的時候是,你在餵奶,偏偏肚子疼的想去廁所,卻沒有人幫忙哄娃,做什麼都要等孩子睡覺。

也有人說,我在哄哭鬧的娃,孩子爸爸在一旁一邊打遊戲一邊笑。

我有個閨蜜,生完孩子和我傾訴,說在她出院回家的時候 ,傷口又疼又癢,很累。可是孩子每兩個小時要餵養一次,每次要40分鐘,就要一直抱著他。

而且神經又很緊繃,時刻害怕孩子會不會沒有吃好,會不會嗆奶,會不會嘴巴痛……

這樣的事每隔兩個小時就要經歷一次,在一直神經緊繃的狀態下,又在身體經歷生育的創傷後,就算是個堅強的女超人,也面臨著異樣的折磨。

可是身邊的人沒有人會理解,沒有人體會你的情緒,丈夫只會責怪你為什麼這麼敏感和嬌氣。

經歷這些,閨蜜還表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漲奶的痛。

如果說生育的陣痛是一個小時間段的痛苦,可是漲奶的疼痛是持續的。

連章子怡都說,她這輩子最大的痛就是漲奶。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要知道章子怡是可以在拍戲時即使韌帶撕裂、指甲打飛,也一聲不吭的人。

可見,漲奶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

然而,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懷孕生子都是一道坎,面對各種各樣的傷痛,都是脆弱的。

新手媽媽上崗,不擔心會照顧不好孩子,這些都是慢慢學習的過程。

新手媽媽上崗,最怕的是脆弱的情緒不被人理解。

最怕的是,一邊扮演者一個堅強的成年媽媽,一邊在深夜崩潰無助。


04

母親這個角色,有多不容易?

面對領導無端的責罵,你可以拍桌子說我不奉陪了。

但是一位母親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面對孩子玩鬧不想學習,又不好管教的時候,母親可以說我把你塞回肚子裡嗎?

不可以,當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母親這一職業將陪伴她終身

最近,YouTube上一個有一個大火視頻,記錄了一位日本全職媽媽普通一天。

婚前,她是一位能歌善舞的的職業舞者;婚後,她選擇洗手作羹湯,當了全職媽媽。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視頻中,她每天早上5:30起床,洗漱裝扮自己,開始洗衣服,為丈夫準備精緻的便當。

7:00,就要開始照顧睡醒的女兒,給女兒換紙尿褲,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哄女兒好好吃飯,這樣的事情每天會經歷很多次。

8:00,開始打掃家務,像打掃衛生、曬衣服、給菜園澆水等等,還要同時照顧小寶寶,防止孩子受傷。

9:00,開始吃早餐;9:30,送丈夫上班,哄寶寶睡覺,在這段時間打扮自己。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11:10,帶寶寶赴約吃飯,要知道帶寶寶出門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聚餐結束,去超市採購食材,大包小包的推著嬰兒車回家;

回家後換完衣服馬上就要餵母乳,去取乾洗好了的衣服,然後開始準備晚飯,陪寶寶吃完晚飯就要給孩子洗澡,給孩子早教,哄寶寶入睡,又開始了明天的準備工作。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一邊放鬆,一邊等丈夫回家,和丈夫一起聊聊天,在一言一語中結束這繁忙的一天。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這樣的一天,也許國籍不同,但是和大多數媽媽都是相似的,被家庭瑣碎勞累的一天,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重複。

可是媽媽們的付出卻很難得到認可和尊重,她們的價值總是不被肯定。

當她們和丈夫抱怨孩子有多難帶,生活有多繁雜的時候,總有這樣的聲音:不就是在家帶孩子嗎?能有多累?

其實不然,媽媽們全心全意地付出,與丈夫外出工作的價值是同等的。

有句話這樣說,沒有經歷,感情就不太能共通。

像我也是在自己經歷做飯和打掃衛生後才體會到媽媽的辛苦。

像我的父親也是今年疫情,在家輔導我弟弟做作業,才明白孩子的難帶,我媽媽在家帶孩子不是休息。

我們都歌頌媽媽這個職業是偉大的,而媽媽的偉大在於,在家帶孩子不是休息,媽媽這個職業全年沒有休假。


05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通常希望女性既獨立又顧家。

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承受的壓力就更難以想象了。

然而,女性因為要懷孕生子,也在工作中備受歧視。

沒結婚的問有沒有男朋友,結了婚的問什麼時候要孩子,生怕因為這些未發生的事情而耽誤工作。

還有一個著名的關於女性的話題: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

這些提問都是對一位媽媽的不尊重。

著名女演員姚晨就曾坦言,等她生完兩胎孩子後,復工時就就面臨沒有戲可拍的尷尬局面,五年兩個娃,讓她的事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當媽媽要付出這麼多,為什麼還要生呢?

電影《廊橋遺夢》裡有一句話:

“你知道嗎,一個女人一旦選擇結婚生子——一方面是她生命的開始,但另一方面,更多的,也是結束。”

從在媽媽這個職位上工作,就是一次新的開始。

劉詩詩復工談當媽感受:當媽之後真的沒有“休息日”!

成為媽媽,激發了我們生命底層的潛力,收穫的遠比付出的多。

讓我們崩潰無助的時候,也許孩子一個甜甜的笑容都會治癒我們。

Facebook的COO桑德伯格,在她46歲那年,她深愛的丈夫因為意外去世,她感覺失去了所有。

隨後她在醫院裡,給一位朋友打電話尖叫大喊:“告訴我,我的孩子會沒事的,他們會沒有事的。”

是媽媽這個身份,讓她有所牽掛,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我看到的是,成為媽媽,讓她的生命更加完整。

人們都說,媽媽這個身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新穎的,是單純的也是複雜的。

成為媽媽,讓我們既有鎧甲又有軟肋。

成為媽媽,沒有讓我們丟失自己,而是讓我們更加理解自己。

成為媽媽,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你在扮演媽媽這一角色的旅途中嗎?還是像我一樣,還在期待這一趟旅程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