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清明時節·雨紛紛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圖 | 沈芳菲)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那在清明節這一天

有哪些習俗呢?

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嗨呀,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呀~”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啊?你問我這叫什麼樹?哼哼~沒見過了吧?這個是熊貓樹呀~”

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躺著放風箏的,估計也就只有我了吧?”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據說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論拔河,我可沒輸過,特別是上面還有小蘋果~”

盪鞦韆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盪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快下來!快下來!該你推我了!!”

那麼清明節,大家都有什麼安排呢?

“滾滾”播報

秦嶺大熊貓 雨中樹上嬉戲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圖據新華社 蒲志勇 攝)


4月2日,春雨綿綿,在秦嶺深處的陝西省佛坪熊貓谷景區內的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兩隻大熊貓“路路”(右)和“小馨”在雨中嬉戲。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圖據新華社 蒲志勇 攝)


《看熊貓》雜誌郵政發行渠道正式開通,歡迎大家到郵局訂購~

節日 | 清明時節,“滾滾”約你盪鞦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