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魚”“香格里拉”馬來西亞的首富原來是他,華人的驕傲

中央電視臺曾經拍攝過一部反映中國近代移民的電視連續劇《下南洋》,名字聽起來很豪邁,但故事的背後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國弱則民窮,彼時無數中國勞工、難民跨海湧向東南亞,只是為了討口飯吃。

而他們憑著勤勞和智慧,不僅得以在他國立足,他們中的一些還成為了一方鉅富,據不完全統計,無論是大馬、新加坡,還是菲律賓、印尼,他們的首富都是華人,甚至有媒體稱,華人幾乎掌控了東南亞半數的經濟。

不過彼一時此一時,如今的中國已不比當年,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當初下南洋的粵商、閩商後代們又調轉船頭湧入了中國大陸,在自己祖籍國的土地上掘金,同樣創造了商業傳奇。

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就是掘金中國的傑出代表。

“金龍魚”“香格里拉”馬來西亞的首富原來是他,華人的驕傲

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他的父親郭欽鑑正是清末民初下南洋的一員,14歲就從福建漂洋過海到了馬來西亞謀生,當過店員、開過咖啡館,經過多年努力才有了自己的公司,經營大米、大豆和白糖。

郭鶴年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不過兄弟三人中,郭鶴年從小就表現出了經商的天賦,18歲被父親送到了新加坡讀書,同時幫著打理家族在新加坡的生意,在新加坡名校萊佛士學院,郭鶴年與新加坡三任總理李光耀、拉扎克、侯賽因·奧恩成為了校友。

但沒過多久,日本佔領了新加坡,郭鶴年家族在新加坡的生意被迫關門,不過郭鶴年並沒有因此停止學習做生意,而是進入了日本三菱公司在新加坡開的米糧部工作,一直到1945年,家族生意恢復後,郭鶴年用父親給他的3萬美金在新加坡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仍主要經營米麵、雜貨。

不過,還沒等公司進入正軌,父親郭欽鑑就因病突然去世,家族一度陷入了混亂,1948年,郭鶴年與兄弟、堂兄等8個人把手中的資源都合在一起,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而25歲的郭鶴年則因突出的領導力被推舉為公司主席,從此挑起了家族的重擔。

1957年是郭鶴年的把公司推上新臺階的一年,那一年他創立了馬來西亞第一家煉糖廠,彼時馬來西亞煉糖屬於空白市場,僅用了5年的時間,郭鶴年就控制了馬來西亞80%的糖業,1962年獲封馬來西亞“糖王”。

之後郭鶴年又順勢切入了中國、古巴、印尼等海外市場,在全球糖業也一度佔據了20%的市場份額,成為“亞洲糖王”,這也是郭鶴年在家族傳統的米麵生意外的第一個成功突破。

“金龍魚”“香格里拉”馬來西亞的首富原來是他,華人的驕傲

之後郭鶴年開始擴展他的經營領域和商業版圖,先後創辦了食用油公司、飼料加工廠、玻璃廠、礦廠、船務公司、貿易公司等,利用他在政府、工商業界的關係,郭鶴年踩中了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節奏,每一樣業務都大獲成功。

1971年,郭鶴年進入酒店行業,在新加坡創建了第一家豪華酒店,取名香格里拉,如今香格里拉已經成為了全球知名的頂級豪華連鎖酒店,是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故郭鶴年又被稱為“酒店大王”。

1988年,郭鶴年到香港居住,斥資20億港元買下了香港電視公司3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1993年,又以26.5億港元收購了當時香港銷量最高的《南華早報》,郭鶴年於是又被稱為“傳媒大亨”。

2004年,郭鶴年第一次登頂馬來西亞首富,而從這以後的15年裡,他再也沒有讓出首富這個寶座,郭鶴年在馬來西亞的影響和地位,就相當於李嘉誠在香港、比爾蓋茨在美國,作為馬來西亞最有錢的男人,他就是財富和成功的代名詞。

而郭鶴年在中國大陸的主要生意,則正是其家族經營了多年的傳統米麵糧油。

“金龍魚”“香格里拉”馬來西亞的首富原來是他,華人的驕傲

今年A股創業板將迎來一家糧油上市公司,它的名字叫金龍魚,就是你已經吃了很多年的那個金龍魚食用油、金龍魚大米、金龍魚麵粉,而郭鶴年正是金龍魚這個糧油品牌的締造者,從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進入中國市場,金龍魚已經叱吒28年。

實際上,金龍魚也是中國市場上最早的小包裝食用油,可以說是金龍魚把中國老百姓從散裝油時代帶入了小包裝油時代,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金龍魚食用植物油已經壟斷了中國40%的市場份額,而金龍魚大米、金龍魚麵粉的銷量也是行業第一。

另外金龍魚旗下還有掛麵、調味品、牛奶、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多種有產品和業務品類,而除了金龍魚,還有“歐麗薇蘭”、“胡姬花”等子品牌,金龍魚的上市招股書顯示,金龍魚在中國一年賺走1600億,相當於每天4.5億。

作為金龍魚在市場上的最大競爭對手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2018年的銷售收入不過780億,只是金龍魚的1/2。

當然除了金龍魚,郭鶴年的香格里拉酒店也已遍佈中國,根據香格里拉集團2018年報,全球101家酒店,中國佔了49家,而全球22億美元的營收中,有12億美元來自於中國大陸和香港,也就是說中國支撐起了郭鶴年酒店業務的半壁江山。

另外,郭鶴年在北京還有一處人人稱羨的物業,那就是國貿中心,1984年,在別人都對中國經濟予以觀望的時候,郭鶴年卻出資5億美元建起了當時北京最高的建築國貿中心一期,這也是北京最早的CBD,為此,1990年,郭鶴年還得到了鄧公的單獨接見,如今,國貿中心光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有幾百億。

“金龍魚”“香格里拉”馬來西亞的首富原來是他,華人的驕傲

當然,郭鶴年的生意經能在中國通行無阻,也是源自於其本人的一顆“中國心”,以及對事業永不停歇的追求。

實際上,郭鶴年與中國大陸最早的生意來往源自於1973年,彼時中國尚未改革開放,國內原糖供應短缺,於是彼時的華潤集團找到了郭鶴年這個糖王,希望他幫助採購30萬噸原糖,但預算很有限,而這麼大規模的採購,必然引起糖價的上漲,直接買根本沒辦法。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郭鶴年先在倫敦原糖期貨交易市場低價買入大量的期貨,然後悄悄安排人到南美多個國家採購數萬噸原糖,很快,中國購入大量原糖的消息傳到倫敦,期貨市場應聲大漲,郭鶴年又拋售了期貨。

就這樣一買一賣,不但買到了足量的糖,中國還在期貨市場賺了500萬美元的外匯,而郭鶴年在這中間一分錢都沒有掙,純粹幫忙。

1990年,北京召開亞運會缺錢,郭鶴年聽說後,直接以個人名義捐贈了200萬美元。1997年,香港迴歸正逢亞洲金融風暴,很多富豪對香港躊躇不前,而郭鶴年則堅決不撤資,而且還把自己的居住地乾脆定在了香港。

另外,多年來,郭鶴年在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除了捐款,還先後資助了7萬多名學生,同時在中國21個地區捐建了30多所學校,同時還專門成立了“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發起了多次公益慈善項目,累計幫助了30多萬人。

而郭鶴年從25歲算起,從商已經71年,如今96歲高齡仍在戰鬥,他掘金中國,也在建設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