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算數。知識就是力量。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一個人讀過的書,即使現在不發揮作用,也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一個讀書人與不讀人短期內或許看不出,但時間一長,日積月累,定會不一樣。

讀書不僅會增加你的知識、技能,還會為你“美容”,改變你的容顏,增強你的氣質,提升你的修養,豐富你的德行。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總有人說,想要看書卻因為忙這忙那沒有時間。也有人喊著讀書的口號,熱衷於買書,卻只是擺在書架很少有翻動,甚至還有的連包裝都沒有拆封。

而久久,在我的印象裡,卻總是有大把充裕的時間,和看不完的書。

大學的時候,我們還在被窩裡矇頭大睡,久久就已經早起跑去圖書館佔座。校園裡遇見她,手中沒拿著本書,都是少有的事。

有時在宿舍裡聊起什麼,我們其他人都含糊不清,只有久久能斬釘截鐵的說出原委和自己的看法,期末複習的時候,有不懂的問題也都是她幫我們解答。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你為什麼總沒有時間讀書?

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沒有時間讀書,其實都是因為拖延症。

想著等做完手頭的事情,想著等拿出大塊的時間,結果拖啊拖,遲遲沒有翻開想讀的那本書。

或許像久久那樣“住”圖書館式的閱讀方式,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久久那樣嗜書如命。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更好的讀書方式是利用碎片化時間。不用專門騰時間,也不必刻意等機會,利用起零碎的時間段,累計起來都是不可小覷的。

但即使如此,自制力不太好的人,也經常忘記讀書這回事。有時抱著手機多翻了兩遍朋友圈,有空擋的小時間段就在不經意間流失了。

這種時候,固定閱讀時間就尤為重要。

比如睡前一個小時,比如下午茶的兩三個小時等,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時間安排,固定好時間後,每日提醒自己這個時間段就是專屬於讀書的。

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養成閱讀習慣。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讀書和品酒品茶是一樣的,速讀太快是嘗不出味道的。唯有用心的細讀一本書,才能真切的體會到文字間流淌的濃郁醇香。

細讀之下,我們對書中所述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由此吸收到書中的精華,才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讀過的書你都記不住,還談什麼感受

因為書中感興趣的部分;

因為作者獨樹一幟的表達;

因為書中內容引起自己共鳴;

……

我經常在看書時看得熱血沸騰,覺得自己也文思泉湧,有很多想要說的話。但真要動筆寫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回當時的感覺,連當時的想法也忘得差不多。

久久就不同於我,她讀書的時候很喜歡做筆記。

遇到喜歡的句子就畫出來,或者在旁邊標註,有時借她的書來看,從她寫下的文字裡,讀出的又是另一種滋味。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若是借來的書,自然是不方便塗塗畫畫的,所以久久看書時都會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上,遇到喜歡的句子、片段就摘錄下來,有什麼想法也當即就記下來。

我運用久久的方法,在讀書時,將看到的內容、想說的話,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

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不僅回頭去看自己記下得東西會很有成就感,更是因為有了一份額外的收穫而欣喜,也不會再因為想不起當時的感受而有所遺憾。

相對於一些聲稱愛讀書,買了一堆各種各樣的書擺在書架的人,久久好讀書,卻很少見她買書。

久久有一套自己的“買書不如藏書”的理論, 她說:不加思考的買書,書倒是林林總總的買了一堆,參差不齊的擺在書桌,看起來這個人很有學問的樣子。

但有的書買來只看一遍,或是讀完不喜歡,棄之可惜,留置無用,其實是一件浪費錢財又佔用空間的做法。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有想要讀的書,先看看身邊人有沒有,是否可以借閱,讀過之後有了一個刪選的過程,若是喜歡再買來珍藏,之後偶爾翻閱,多次品味,每一次都是新的體驗。

買來的都是自己確實喜歡的好書,看起來也賞心悅目。別人一看你的書,一目瞭然明白你的品味,你的書,也成為你的一張名片。

純娛樂閱讀、經典名著閱讀、史哲、思想領域的閱讀、基於興趣愛好的閱讀、好奇領域的閱讀等,在一個時期內閱讀一種,循序漸進。

在廣泛涉獵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思維和知識儲備必然也會隨之改變、增長。

讀書不應該只是你停留在嘴邊的一個口號,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