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獼猴桃-反省

  1. 獻給你;
  2. 從一個人的軀體看進去,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臉龐,手腳,腰腿,腎臟,肝臟,脾臟,肺,大腸,大腦。這些東西唯一的區別就是排列組合的略微不同;只有人和人的心不一樣;這個心不是你能看到的心,而是你的源動力-心體;
  3. 心體的組成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原始感受-喜怒哀樂驚悲恐,一部分是這些感受所產生的附著在這些感受上的可以流動的介質,這些介質粘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人的心體,這些可以流動的介質簡稱為內心能量;心體不斷的天然的散發力量;
  4. 當你的內心能量強大的時候,你對外界信息的反饋就是這七種感受透過內心能量均衡後的結果,當你的內心能量弱小的時候,你對外界信息的反饋就是這七種感受-喜怒哀樂驚悲恐;所以你對外界信息的反饋是什麼樣的直接被你的內心能量所決定;
  5. 你對外界信息的反饋是什麼樣的就是你每天在說的認知模式和認知層次,也就是你的內心能量的強大和弱小,增強你的內心能量的大小,你認知模式和層次上所展現的各種問題,比如性格問題,比如負面情緒問題等等都會被解決;這個過程當中需要付出的唯一東西是時間,但是誰沒有時間;
  6. 內心能量是從你那七種原始感受當中散發出來的,也就是你和外界產生的共鳴。這種共鳴的方向是朝向你的內部,而不是向外例如發洩;這個世界上能夠引起這種共鳴的方式只有兩種。一是讀書+體悟,二是經歷+反思;體悟和反思的作用就是讓你那七種感受和外界發生共鳴,從而增長你的內心能量;
  7. 當你的內心能量到達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你的心體就會迸發出強烈的力量,這個力量可以驅動你的任何存在於大腦當中的思維模式,無論是什麼邏輯思維,或者反向思維,或者你能叫上名字的思維模式,你的心體越是強大,你的驅動力越是強大;
  8. 當思維模式被驅動以後,你的想法就出來了,進而就是你所說的語言和你的行為,然後這些東西經過時間的積累才是你的習慣,你的性格,你的技能,你的職業,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你的智商,你的情商,你的學習能力,你的覆盤能力.....你的一切;
  9.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深入到這個層面去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是千百年以來的所有人類都沒有做到,因為這是使用人類的天性,而不是後天學習的技能,是一種截然相反的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方式方法;
  10. 希望對你有用;


一顆獼猴桃-反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