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這個時代,永遠不缺乏少年偶像,王源便是其中之一。


自13歲以TFBOYS組合成員身份出道至今,短短4年間,他已從小眾群體的偶像蛻變為公眾視野中的超級巨星——微博有超過3000萬的粉絲、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17年全球30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受邀參加聯合國青年論壇並作為代表發言、出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教育使者,號召國人關注偏遠地區教育問題。近日,他還登上了《時尚芭莎》12月正刊雙封面,並隨刊附上自己的新EP《Sleep》,雜誌一經上線,16萬冊只用了8秒鐘就宣告售罄,付款金額高達480萬元……


而交出以上這份傲人成績單的時候,王源還不足17歲。雖然尚未成年,但他已懂得利用自身的號召力,影響並改善周圍的世界。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生日許願


11月8日,王源在微博上低調的發了一組照片,這一天是他17歲的生日。面對鏡頭,他大口享用著一款可愛的卡通蛋糕,並許下願望“新的一歲會好好學習充實自己”。偶像之外,一個普通男孩子的踏實、誠懇躍然浮現。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粉絲


當然,和王源一起蛻變的還有他的粉絲小湯圓(王源粉絲暱稱)和他們為偶像準備的應援活動。在王源這個獨一無二的17歲,據網上的統計,粉絲為他做了88項應援,包括39項公益應援、38項傳統應援、8項媒體應援以及3項特殊應援。因為王源去年的一句話“希望粉絲們不要花那麼多錢做應援”,小湯圓們便將所有的應援活動調轉方向,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專攻起公益活動。應援目的從偶像受益轉變為公眾受益再反哺到偶像受益,這一點在今年的生日應援上尤為明顯。就像粉絲們曾經表達出的立場,如果王源還不能認識這個世界,我們就讓這個世界先認識王源。騰訊娛樂近距離接觸並採訪了這些粉絲,一探這些重要而溫暖的改變幕後還藏著哪些故事。


修信號塔 開音樂會

應援偶像全以公益之名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小湯圓捐建了一座信號塔


10月31日,在北京通州區,一座可存留長達20年的信號塔正式宣佈施工,這座信號塔被命名為“王源信號站”。建成後,蔣辛莊村、臺湖公園、外郎營村等將全面覆蓋4G網絡,其中還包括了一所小學兩所幼兒園。


這是王源的粉絲為他做的17歲生日應援。建造這一座信號塔的靈感,來自於今年7月,王源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教育使者”身份出席新鄉村校長論壇時說過的一句話:“改善鄉村教育,不能沒有網絡”。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信號站


我們從有關部門側面瞭解到,建造一座信號塔的成本也是極高的,一年運維費用也非常可觀,但它讓那一片地方的孩子,有了4G信號,可以上了,“他們可以真正地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


粉絲讓王源的一句話變成了一座塔,變成了現實。


時間轉到上週五(11月3日),北京傳奇劇場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觀眾,他們是來自某特殊教育中心的自閉症兒童,他們會在這裡免費看一場公益音樂會,這是王源的個人應援站——星源站組織的。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公益音樂會


演出一共有八首樂曲,兩首是由王源的原創歌曲改編。期間幾位自閉症兒童的致謝音頻在現場響起,當聽到他們磕磕巴巴地說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幾個字時,臺下的家長和老師哭紅了雙眼,這是家長們第一次聽到孩子說“我愛你”,要知道這些孩子,很少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當薇薇(化名)看到眼前這一幕時,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因為她已經被如何給王源做17歲生日應援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


作為在星源站工作了多年的粉絲,也是這場演出的主要操盤手,薇薇說:“現在捐錢捐物的公益其實不少,可是如果想喚起更多的人對弱勢群體的不歧視不拒絕,可能需要一些更特別的方式。”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粉絲做的公益演唱會應援


這次音樂會從寫方案到找場地找樂團,直到演出落地,只用了短短几個禮拜,費用全部自掏腰包,“我們和北京微笑彩虹恩加小羊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師溝通後,他們非常感興趣,他們說音樂治療本身在特殊教育領域就有重大推廣意義。所以我們更下定了決心,緊接著聯繫樂團,聯繫騰訊視頻直播平臺,聯繫劇場,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薇薇表示,這一切都是深受榜樣的影響,“王源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教育使者,最近又創建了源公益專項基金,給環衛工人捐過款,走訪過鄉村小學,幫助西藏地區200位白內障老人重見光明等等。他一直和粉絲們說希望粉絲和他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燈光秀


當然今年也保留了往年的常規應援項目,LED屏循環播放王源生日應援片,各種交通工具鋪天蓋地無死角佔領,酷炫的燈光秀……但是幾乎所有應援項目都加入了“源公益專項基金”的元素,這是王源以個人身份成立的公益項目。還有粉絲定製的王源華夏主題飛機,11月8日起,從重慶起航飛往五湖四海,時間長達3個月。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粉絲定製的飛機


小湯圓們覺得錢不是不能花,但更願意花在實處。於是今年除了建信號塔、辦音樂會,粉絲包下了多倫多市中心的登打士廣場,如果網友拍照片分享,帶上話題,他們便捐贈午餐;製作了4萬個“王源說”主題公益紙箱,投放淘寶、京東、噹噹三家電商平臺,這個創意也驚豔到了許多業內人士;向廣西昭平縣三所小學捐贈了1500餘本圖書;聯合支付寶向粉絲髮布公益紅包,粉絲每使用一次紅包,就會捐出一定金額的善款……有粉絲笑說:“可能明年就要開始修橋鋪路了。”


幫殘扶弱捐物資

小湯圓成了民間公益組織



在粉絲圈子裡,流行著這麼一句話“飯隨偶像”,意思是指什麼樣的偶像就會有什麼樣的粉絲。王源的公眾形象都是陽光、樂觀、熱心公益。大部分小湯圓也自覺做到乖巧、善良。有人用“佛系追星”來形容他們。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生日應援統計


王源說“粉絲們不要花錢去做應援了,因為大家賺錢都不容易,多多做做公益”,世界各地的粉絲便以王源之名做公益,捐助現金、食品、衣服、圖書、學習用品等,幫助學生、聾兒、老人等不同群體。甚至有人說最近幾年小湯圓成為了民間公益組織。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17歲生日應援統計


“源泉公益站”負責人花花兩年前還是一名散粉,她曾聯合某網站發起了體育用品捐贈活動,以王源之名送給重慶開縣貧困兒童當新年禮物。短短10天,就募集了價值17萬元的體育用品。這次活動讓她不禁在思考,如何讓傳統公益項目在粉絲群體這個特殊的土壤裡開花結果,於是花花便有了創辦公益站的想法。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17歲生日應援統計


如今,“源泉公益站”有5個核心成員還有近百個分散在各地的志願者,年齡在16歲至35歲不等。“我們是王源的粉絲,公益是我們愛他的方式。”花花說,“比如說你跟我媽說,王源演過什麼《爵跡》,我媽都不知道《爵跡》是什麼,但是如果我告訴他王源給什麼小學捐過什麼東西,那我媽就會認可他,既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我們父母的認可,那運用到路人身上也可以。”她還開玩笑地說,甚至粉絲之間掐架了,還能拿公益緩和氣氛。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參加韓紅的公益活動


去年11月24日王源轉發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微博,微博發出後短短几小時,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官網就收到了大量來自王源粉絲的捐款,第二天統計出的多達555名捐款人中,僅有29位非王源粉絲。


“做公益也怕被秒捐”、“項目剛上線就捐了,上次錯過這次還好趕上了”、“手速很重要!手速很重要!手速很重要!”網友擔心額度太快被捐滿,自己參與不上。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源小源的一天


沒過多久,王源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漫畫作品《源小源的一天》,他在闡述這幅作品時說:“我設想到了2030年,教育將是平等、無歧視的,任何人,無論性別、膚色和國籍都有公平的機會接受教育,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幅漫畫上線不久,就帶來了415萬轉發。王源憑藉該作品參加了聯合國中國“暢想2030”青少年線上活動。


一名聯合國的工作人員透露,因為王源的參與,聯合國“暢想2030”活動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作品提交數量迅猛上升。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在聯合國青年論壇上演講


今年2月,王源現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青年論壇,並使用英文進行了兩分鐘演講,關注的議題正是“優質教育”。第二天他發微博表示:“感謝聯合國中國給我這次發言的機會,準備了很久希望沒讓大家失望。很緊張很激動,也很開心可以代表中國青年,讓世界聽到我們的聲音”。該微博帶來了超過810萬人的關注轉發和57萬人點贊。


這樣的傳播效果,讓聯合國駐華的工作人員感覺“選對了人”。“至少現在王源的粉絲們都願意去了解什麼是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工作人員說。小湯圓覺得“王源已經成為聯合國青年教育使者,自己也要為他,一起關注世界。”他們也曾做過名頭和噱頭比較大的應援,比如時代廣場LED屏幕,但現在他們覺得在名頭和噱頭上砸錢是沒有止境和沒有必要的,“王源在長大,我們也在長大,要做更多落地的事情。”


百人自媒體隊伍堪比雜誌社

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王源在聯合國暢想2030閉幕式上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招人就招追星族,因為他們一個頂很多個,是名副其實的全能運營,每個成員不但技能滿點,而且背後還有著過硬資源,有些甚至還有不俗的財力。


絲絲(化名)是《王源PRINCE週刊》的成員,他們也參加了王源號召的聯合國暢想2030的活動,他們一段關於暢想2030的路人採訪視頻,最終成為聯合國十七個獲獎作品之一。


這本小湯圓為王源製作的粉絲雜誌,成員接近一百人,人數不亞於一本正規雜誌。雖然人多,但是分工明確,選題、採編、撰寫、設計、繪製、校對,後期的多平臺同步推廣等等都有專人負責。他們每週定期在微博上發佈,圖文並茂佔滿九宮格。不僅有線上刊物,還有專業的視頻播報。聯合國視頻、鄉村圖書館的公益視頻,都是週刊的小園丁視頻組播報完成的。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粉絲為王源辦的雜誌


“我們採編團隊比較忙,每週六都會開QQ會議,時間差不多是一個半小時,週刊一共9頁,每頁我們都要先準備6個左右選題,然後再從這些選題中討論出最終要做的內容。我們有三個負責人統籌這些選題,每次開會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從來不會刷屏閒聊,如果出現意見不統一的現象,就少數服從多數。”每週開會,基本上有20-30人同時在線。


《王源PRINCE週刊》甚至會在每一段時間組織培訓班去學習,請領域內的知名老師進行線上公開課教學。


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推廣,除了微博和公眾號,還會做一些定期的雜誌投放,自己會把雜誌買回來,再出資印一些單頁,然後把這個單頁放進去,再把雜誌發給別人。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地鐵裡的應援


今年他們做的地鐵應援,從11月8日這天起,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共計26個站點、171套媒體終端,全天240次滾動播出王源公益演講的應援,即使在有一些人脈和渠道的情況下,成本也高達六位數。


絲絲表示,這部分資金全部由週刊內部成員自己消化,不會有對外向其他粉絲徵求資金的情況。據悉,週刊裡的大多數成員都是上班黨,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週刊偶爾還會和品牌合作,得到一定的資源或資金支持,“比如我們讓粉絲們轉發微博時帶一些指定的話題”,而這部分資源則全部會用於應援工作。


王源粉絲後援會的線下負責人蘇珊(化名)告訴記者,後援會的工作人員遍佈全國近三十個地區,每個地區只有三到四個管理者,每次線下小則幾十,多則幾百人的活動,都由這三、四個人完成,可見每個人的組織能力都很強大。


揭秘王源粉絲公益應援:修信號塔辦音樂會,追星追出聯合國大獎

▲AR高科技應援


“源泉公益站”的花花告訴記者,今年自己還為王源生日準備了一個APP,用AR+3D的技術,讓你在網絡的世界裡與王源面對面慶祝生日,看到一段3D的王源關於優質教育的宣講。這個項目耗時3個月,現階段,3D和AR的市場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後記:


很多小湯圓都表示自己伴著王源長大,都從追星這件事上獲得了成長。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看待世界的方式,對他們而言,有些事情不光是為王源做,也是為自己做,但因為有了王源這個載體,甚至做了一些以前不敢去做的事情。


也許在路人的眼裡,會覺得這種投入大量時間、金錢、精力,動輒就刷新xx紀錄的應援,是一種不理智、狂熱、甚至腦殘。但通過採訪,我們發現如今的粉絲,他們其實彬彬有禮,各自把自己的現實生活打理得很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甚至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只不過他們比路人多了一重粉絲的身份,也因為這個身份,他們對應援方式有著系統深入研究,不斷提高著自己的策劃力組織力和執行力,而他們對偶像的這份執著也是讓人動容的。


我們看到的那些極端狂熱案例,在整個粉絲群體中,其實微乎其微。人們覺得應援太過誇張,也許也是源於偏見。其實,他們大多數人和你一樣,都過著平常人的生活,他們根據自身的條件,為偶像付出金錢、精力、時間,無非是因為我熱愛、我有能力,所以我這麼做 。


如今明星,作為粉絲信仰一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給他們傳遞著正面力量,正如《追光者》裡面唱的“多麼渺小一個我,因為你有夢可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