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首次創業的我快撐不住了,最終我選擇負重前行,堅持下去

困境緊逼,漸生悔意

這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讓我這個小小的機構快撐不住了。

我是做教育培訓的。瞭解這行的都知道,這行前期投資大,租金高,且我剛開始不久,就在快上軌道時,疫情來了。本身就是靠貸款創起來的業,很快的“財務”就亮起了紅燈。

沒有了收入來源,不要說交店租、發人員工資了。房貸、車貸、裝修貸等,所有的貸款能延期的我全部申請延期,最後,信用卡也刷爆了。3月初,去浦發銀行申請一張信用卡好應對經濟狀況,結果沒通過!3月中旬,接到中國銀行的客服電話,說我是他們行VIP客戶云云,邀請我辦他們家金卡信用卡,考慮到自己確實是有一張他們家的儲蓄卡,加之是他們主動邀請的,一顆緊張的心很是激動:總算能緩解一下了!——然而,讓我大感意外加失望的是,我連著申請了兩次,都被拒了!


疫情下首次創業的我快撐不住了,最終我選擇負重前行,堅持下去

兩次申請信用卡被拒

我以往工作的單位不是上市公司就是央企。在公司期間,很多銀行會以跟公司合作的名義讓我們“幫忙”給“辦一張”信用卡,有時是卻不過人情辦了一張,如今卻混到主動求上門卻辦不下來的尷尬局面,其中的原委已經不是我所能知的,不過,我想,看著我這個信用卡透支率這麼高的“破落戶”,加上“沒有正當收入”,估計銀行都很不待見我吧。

信用卡的被拒,終於徹底刺痛了我若有似無的危機感,我想,我得有收入。於是,我“重操舊業”,想找個短期工試試。但當我打開人才網站一看,很多都是要求“985”、“211”,幾番掙扎後,我投出去30幾份。沒想到,快半個月過去了,就收到一個電話,還是來發展“下線”的。

掛掉電話的那一刻,我悲從中來。

年前還雄心壯志想著每年開一家分店。現如今,隨著疫情一個月接一個月的持續,只要有一點關於復工不利的消息就能刺激我敏感的神經。而眼下,當數次申請信用卡都批不過,甚至於投了幾十份簡歷都入泥牛入海,我內心積蓄已久的小擔憂,終於演變成恐慌,乃至於,一股叫“後悔”的意味瀰漫開來。

我的“後悔”

高中畢業,我以可以上省內最好的高校的分數,報了提前批——所報的學校雖然實力也不錯,但卻是兩非(非211、非985)。如今,被一些公司所拒,自然而然的讓我想到了這些“傷心往事”,又怎能不悲從中來。

“悲”的,不止這一層,還在於對“穩”的奢求。有報道稱,即便是對公務員並不十分“感冒”的美國,遇到經濟危機時,公務員崗位也是熾手可熱。眼下,疫情全球大爆發,不僅創業受挫,很多公司出於謹慎,原本年前就做好的招聘計劃審慎的暫行擱置了,公務員、事業單位比以往更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

而我,除了又開始了“填志願之痛”的悔恨,凡是能讓我覺得致使我現在不穩定的曾經的行為,都被我貼上了後悔的標籤加以評判,比如:為什麼我要在即將成為預備黨員時,卻選擇退出了?為什麼周邊同學紛紛在考教師證、做試講的大四的時候,我卻不去跟個風考個教師證?為什麼我要在在即將畢業時,將排了一個上午的隊辦下來的考研准考證扔進了垃圾桶?(當時國家要求我們專業必須報考研究生——而擁有研究生學歷和黨員身份是考公務員的兩大“門檻”級法寶)

甚至於,我開始後悔,為什麼我老是做冒進的跨行的事,要將大央企的“鐵飯碗”打了,開始下海創業,辦起了培訓機構?


疫情下首次創業的我快撐不住了,最終我選擇負重前行,堅持下去

我後悔我的“後悔”

我一邊抱怨自己的命苦,也一邊埋怨銀行的勢利,這些負能量的情緒彷彿理解我的痛處,給我帶來了一絲慰藉的快感。我有一天無意間在客廳裡將自己遇到的貸款失利的遭遇說了一通,被母親聽到了。她突然放下手頭的活,轉過身來問我,“你是不是老了?——我都沒覺得老,你怎麼淨像老人家一樣發牢騷?!”

我怔住了。

我猛然驚覺,我在向穩定的“鐵飯碗”投降,可不是老了嗎?

抱怨是在甩鍋,指向的是懦弱——試問,我這樣不斷否定我自己過去的做法,於現在的我有任何用處嗎?通過抱怨我能上更好的學校、考上公務員嗎?思考這些去日已久的“機會”或者說“輝煌”,其實反而越發顯得可憐。

我為我的後悔而後悔。

當初一門心思想著創業的,是自己,沒有人鼓動,更沒有人逼迫。既然路是自己選擇的,又有什麼理由要去嫌棄乃至抱怨這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呢?

於是,我開始收拾起低落的心。開始每天積極研究美食,煮飯,做衛生,讓自己關注當下;開始整理通訊錄,將久未聯繫的電話打過去;開始下載今日頭條,關注時事,關注新經濟;關注運動,每天晚上飯後,都去江濱公園走一走;同時,我還重拾舊愛,將原先工作中學到的技藝重新溫習,並不斷訓練。

至於創業上遇到的困難,我大概估算了一下損失以及需要籌措的資金,與身邊至親平靜坦陳的交流,我發現,只要你發乎於心,且內心乾淨,朋友並沒有像你擔心的那樣躲著你,而親人也沒有像你想象的那般脆弱,甚至於,他們都力所能及的幫忙想辦法。

我想,本質上,只要是做好了心態上的準備,創業沒有所謂失敗——即便偶爾因為資金或其他方面的問題暫時關張,但是,只要心態還在,幹勁還在,等到條件又具備的時候,我依然能站起來。

當然,在創業過程中,多關注時代動態,多學習一門諸如文字、攝影、設計等常用技藝,會對自己的創業之路尤其是初創階段之路有幫助。

我相信,目前處在像我一樣階段的同仁不少,但是,我想說的是,眼睛所能見、心裡所能算的損失事小,最怕的,是你自己打心眼裡的後悔、放棄了。

只要心向陽光,我們始終會迎來燦爛的收穫。

謹以此文,獻給:同樣在創業道路上的負重前行者!

疫情下首次創業的我快撐不住了,最終我選擇負重前行,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