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RP簡單介紹

佳能RP簡單介紹

EOS RP,作為一臺入門的全畫幅無反相機,除了全畫幅傳感器之外,還能給入門級用戶帶來什麼呢?
從參數上來看,EOS RP和EOS R定位上的確有一定的差距,不過重量和尺寸的確是這臺相機最重要的優勢。
EOS RP乍一看和EOS R實在沒有太多區別,拿在手中彷佛就是小一號的EOS R。整體外觀方面,許多人覺得佳能單反的很多氣質不同,這點之前就提過,佳能無反的外觀有佳能T系列、EOS 650時代的氣息,包括軍艦頂的造型以及曲線結構。
不過由於無反化和進一步緊湊的設計,EOS RP並不需要特別高的軍艦頂來容納五稜鏡,因此機身進一步的低矮,降低了整體的最大尺寸,提升了便攜性,從單反過渡而來的用戶,也會更習慣這個取景器的位置。
頂部的設計和佈局有著從EOS M借鑑而來的風格,左側是開關機撥盤,右側是模式撥盤、視頻按鈕、後撥輪以及鎖定撥杆,手柄區域是快門、M-Fn、前撥輪。
機頂左側的全部空間留給了開關撥盤,我略有微詞,一方面機身左側的開關機撥盤並不符合單手操作的習慣,另一方面左側空間只賦予單一的功能,在設計上有些浪費。
EVF取景器尺寸為0.39英寸,顯像點數為236萬點,放大倍率約0.7倍,眼點距離22mm。


背面EVF取景器左側是菜單按鍵,其他按鍵都坐落於翻轉屏的右側,從上到下一次是AF ON、鎖定、對焦點選擇、INFO、四向鍵以及SET鍵、回放、刪除。
EOS RP的SD卡槽位於相機電池倉內,最高兼容UHS-II。
這臺相機的整體操控風格,融合了佳能普及型單反、EOS M以及EOS R的風格,可以看出整體框架還是熟悉的佳能操控語言,不過按鍵佈局更偏向於佳能普及型單反的設計,從這點來說,這臺相機的定位其實已經非常明確了。
EOS RP採用了一塊有效像素為2620萬的全畫幅尺寸CMOS,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CMOS AF系統,從有效像素來看,是當前主流的像素水平,目前大部分全畫幅無反相機的像素都在24~26MP左右。
影像處理器為最新的DIGCI 8,最高感光度可達ISO 102400,升級後的影像處理器對於圖像處理、噪點控制,以及配合鏡頭的高速數據傳輸,都有較大的作用。
這樣的硬件條件,讓EOS RP應對夜景長曝光、人像、掃街、日常、風光等主題都沒什麼問題,和EOS R高低搭配成為了佳能無反系列目前主力產品。
全畫幅傳感器最顯而易見的優勢,就是均衡的機身鏡頭體積,比起APS-C、M 4/3等畫幅,營造淺景深的能力更強,而且由於35mm畫幅的傳統,對於新手來說學習攝影理論也不必參考各種等效、換算的理論,如果選擇EOS RP入門,便利性很高。

感光度各級來看,處於當下的全畫幅無反主流水平當中。可用的ISO在不同人眼裡感覺不同,我覺得ISO6400問題不大,如果開啟降噪、優化等機內設置,ISO6400應付一般的夜景人像還是沒問題的,ISO3200來說對於後期調整餘地更大,所以如果對於畫面純淨度要求較高的攝影師,可以把ISO自動的上限設置為ISO3200,如果可以妥協一檔,ISO6400搭配後期降噪,會換回更穩定的畫面,足夠的快門速度。
雖然佳能沒有宣傳動物識別人眼對焦,不過在我實際使用時,面對貓這樣的主體,人眼識別依舊可以觸發,將對焦點落在貓瞳上。由於當前的人眼識別主要依靠算法,所以我覺得EOS RP和EOS R的人眼識別對焦表現,未來還是可以通過固件升級而進一步提高。
從對焦層面上來說,EOS R和EOS RP的單次對焦、人眼人臉識別,並沒有明顯差別,實際上我就沒感受到區別,單次對焦的速度都非常的快,雖然EOS RP自動對焦亮度範圍的下限不如EOS R,但是我在使用時沒有感受到這個問題,在面對較暗的環境下,EOS RP的對焦仍然發揮不錯。
畫質部分,EOS RP的有效像素比EOS R少了約400萬左右,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畫質差距,拍攝風光、夜景、人像時,26MP級別的傳感器紀錄細節的能力一樣出色,而且一定程度上比較大的裁剪,剪裁之後的畫質也完全可用接受。測試時長曝光拍攝城市夜景,搭配RF 24-105mm F4L USM鏡頭,細節呈現能力如圖所示,不過我還是有些心心念念,如果EOS R和EOS RP都沒有低通的話,可能會更進一步發揮出RF鏡頭的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