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日本是一個長期被末世感籠罩的國家。從《哥斯拉》、《日本沉沒》到《東京地震8.0》和《請叫我英雄》,你可以在大量日本影視劇與ACG作品裡看到形形色色的,對末日世界的描繪。

撞題不可怕,誰差誰尷尬。同樣是災難題材,作品水準相差巨大。我看過的電影和動畫不算少,但要是讓我推薦一部末日主題的作品,我反而會選擇一部相對冷門的漫畫——《末日》(ドラゴンヘッド)。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簡單介紹一下這部作品:《末日》由日本漫畫家望月峰太郎所繪,1994年在面向青年人群的《週刊Young Magazine》開啟連載,1999年完結。單行本累計發行量650萬部,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2004年同名電影由妻夫木聰、山田孝之主演,可惜和大部分漫改電影一樣慘遭口碑滑鐵盧。

獎項方面,本作先後獲得過講談社漫畫獎手塚治蟲文化賞漫畫優秀獎

豆瓣和bangumi上,《末日》的評分集中在7-8分之間。用我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部優缺點明顯,只要對上電波就能看得很爽的作品。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為了寫這篇安利專欄,我特意重翻了一遍10卷漫畫,在儘量少劇透的前提下和大家聊聊這部作品吸引我的原因。

《末日》的主線劇情並不複雜,甚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場少年和少女的終末旅行。當世界末日毫無徵兆地降臨時,僥倖生還的中學生男女決定互相依靠,踏上前往故鄉東京的末日之旅。

漫畫一共89話,我把故事按進度分成三部分,即開頭的隧道脫出篇、中間的前往東京篇,以及最終的抵達東京篇。第一部分是整部漫畫的精髓,氣氛營造得極其到位;第二部分著裝描繪末日景象與各色生還者;結尾部分一口氣抖出了好幾個包袱,還沒展開便匆匆收尾,這也是很多讀者吐槽《末日》虎頭蛇尾的原因。

讓我依次展開給大家講講。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看過《Angel Beats!》的同學應該都記得主角音無結弦的生前遭遇:電車失事,被困隧道數日,最終等來了救援隊,卻獻出了自己生命。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與音無結弦相比,《末日》漫畫中主角青木照的遭遇要慘上十倍不止。同樣是列車翻車被困隧道,前者內心多少還有點盼頭,至少救援隊已經趕到,挖通只是時間問題。而如果外部世界也已分崩離析,你還會心存希望嗎?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除了被困隧道的「外患」,青木照還要面對來自同伴的「內憂」。從事故中倖存下來的一共三人,即五班的青木照、一班的女生瀨戶憧子和三班的男生高橋信夫。三人雖然就讀一所中學,但彼此並不認識。

瀨戶憧子是末日題材作品中比較典型的堅強女性形象,由於被發現時受傷昏迷,在故事前期一直是青木保護的對象。而高橋的人設就很有意思了,這個戴著運動頭巾的少年登場伊始就顯露出了暴躁、懦弱、自私、陰暗的一面,看得出作者有意想把他塑造成故事裡的「反派」角色,成為求生路上的一道障礙。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在《末日》第2卷中, 內心逐漸走向失控的高橋信夫脫去上衣,用車廂裡撿到的化妝品在自己臉上和身上畫滿了詭異的圖騰,並對落單的瀨戶憧子實施了攻擊和侵犯。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高橋的這個造型稱得上是整部漫畫的縮影,2018年人氣新番《齊木楠雄的災難》甚至還在某一集裡玩過這個梗。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別急著吐槽這個展開中二扯淡,我倒覺得這個設定非常亮眼。其實望月峰太郎在整部作品裡展現的核心主題除了末日之外,還有「人類的恐懼」。在末日面前,高橋的內心被恐懼所吞沒,往日裡害怕黑暗和強權的他,反而在極端環境裡選擇與這些東西為伍,意欲成為這個封閉世界裡的主宰。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情緒之一。上古時期的人類懼怕黑暗、懼怕動物、也懼怕風雨雷電乃至自然萬物。進入氏族時期後,原始部落誕生了圖騰信仰,人們通過紋身的方式汲取圖騰中的力量,用圖騰來保護自己、克服恐懼。這便是圖騰崇拜,也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說到原始部落和圖騰崇拜,大家可以玩一下《孤島驚魂:原始殺戮》這款遊戲

在望月峰太郎筆下的末日世界裡,在沒有出口的隧道中,現代文明分崩離析,黑暗重新佔據了主導。絕境中的高橋遵從了本能的呼喚,用最原始的方式保護無能的自己。

他把教員的屍體獻祭給虛無的黑暗,以尖刀利刃刺向倖存的同學。一系列看似瘋狂的舉動之下,想要掩蓋的其實是自己脆弱而恐懼的內心。

以這樣的方式直觀展現恐懼對人性的影響,在其他的漫畫作品裡是不多見的。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就繪畫技法而言,脫出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蒙太奇,二是留黑

以下面兩張圖為例,左側是男主家庭生活的瑣碎片段,這些曾經的溫馨時刻不時以回憶或是夢境的形式插入到故事中,與右邊冰冷窒息的現實呈現出強烈反差,殘酷與絕望的情緒躍然紙上。

直到一天前還過著平靜的日常生活,轉眼就已天翻地覆。如果這是一場夢就好了......

無需多言,此刻的讀者已經與男主產生了共情,這就是蒙太奇手法在漫畫裡的妙用。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中國繪畫講究留白,而《末日》則是一部擅長留黑的漫畫。點開第一卷的縮略圖,最先看到的就是大塊大塊的黑色。這倒不是因為作者偷懶,而是為了表現主角身在隧道深處所看到的,那種望不到盡頭的、充滿未知的黑暗。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畫面中的光與影,大部分時間都是嚴格按照光源來處理的。當主角手持打火機時,微弱的火光只能照亮近景,遠處依然漆黑一片。即便是手電筒或者可燃物,仍舊無法照亮整個隧道,在黑暗的盡頭,似乎永遠潛伏著什麼可怕未知的存在。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對未知的恐懼、對生存的恐懼、對人的恐懼,都藏在大片的黑暗裡。此時此刻,黑暗就是渲染氣氛的最佳手法。

當然,這遠不是整篇漫畫裡最大膽的留黑處理,真正的狠活還在後面。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就算要死,也要在看到外面的天空之後」

,這個念頭支撐著青木和憧子活著走出了漆黑恐怖隧道。然而等待著他們倆的,是比想象中更加崩壞的世界。

目光所及之處盡是殘垣斷壁,牲畜屍體。飄散在空氣中的不僅有令人窒息的塵埃,還有從天而降的灰雨。即便從地下來到了地上,兩位主角也依然沒能逃離世界末日的降臨。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對末日景物的細緻描繪是這個篇章的主要看點。焦黑的土壤、倒塌的房屋、沖天的火光與昏暗的天空,一連串的物象構成了一副散發著絕望氣息的末日百景圖。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隧道中的信夫成為了青木揮之不去的心魔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與城市一併倒塌的還有脆弱的現代文明,倖存者們開始求助於原始信仰和宗教,試圖通過儀式、禱告乃至獻祭,在末日中苟活下去。

當絕望戰勝了僅存的理智,人類最黑暗的時刻便來臨了。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談到倖存者,在前往東京的路途中,兩人先後遇到過各色各樣的、在末日中生存的人們。他們之中有年紀相仿的青少年、有逃出醫院的古怪病人、也有脫離部隊的自衛隊員。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主角在伊豆半島遇到的那位大嬸。

在海嘯與地震的衝擊下,整個伊豆幾乎化作了一片沼澤地。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主角一行人提供修養與補給的,是一位住在危房裡的胖大嬸。災難發生後,她目睹了大城市裡的混亂暴行,決定回到這個已經變成廢墟的小鎮上,獨自生活。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在伊豆篇的尾聲,大嬸拒絕了與主角一同搭乘直升機前往東京的好意,依然選擇留在這個不知道哪天就會被海嘯或者地震吞沒的小鎮上。

用大嬸的話來說,因為這裡是她的家,不論花上多少年時間,她也想重建自己的家園。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如果說信夫代表了《末日》中的人性之惡,那麼伊豆的大嬸的身上則匯聚了人性的眾多閃光點:

除卻善良與隱忍,還有最寶貴的希望。

當其他人在為了爭奪物資互相殘殺的時候,她對陌生人生出援手。當其他人選擇向神明祈禱的時候,她選擇用一磚一瓦復興城鎮。看似波瀾不驚的面孔下,是著一顆比任何人都堅定的絕心。

大嬸自始至終都沒有透露過自己的姓名,我更願意把她視作一類人,一種精神的象徵:永遠對未來保持熱情和希望,哪怕沒有明天。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在第7卷結尾部分,望月峰太郎用了60多頁內容來展現主角一行在高空觀察到的末日景象。其中最震撼的當屬直升機飛躍富士山地區時,地面莫名出現的直徑幾十公里的巨大黑洞。

我把這段漫畫做成了gif,感受一下視覺上的衝擊: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前文提到的留黑程度,和這裡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這段不僅用了大量黑色背景,還有2個幾乎全黑的大跨頁。在普遍按頁計費的漫畫行業,如果你是漫畫責編,收到這樣的作品,不知內心作何感想?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末日》單行本第7卷,P184-185

有一說一,在我看過那麼多漫畫作品裡,這段的畫面表現力可以排到TOP3。在可怕的自然面前,軍用直升機猶如螢火蟲般渺小無助。沒有方向和參照,只有連綿不斷的黑暗從四面八方湧來。漆黑寂靜的深淵就像地獄的大門,隨時等候著落入口中的獵物。

光是想象一下,都能體會到主角內心的絕望。

最簡單的場景,往往能帶來最深的恐怖,這就是黑暗的力量。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所有旅程都有迎來終點的那一刻。對青木照和瀨戶憧子而言,這趟旅途的終點就是東京。或者說,是東京的廢墟。

即便已經得知東京變成了死城,親戚朋友無人生還,他們還是執意長途跋涉回到故鄉,看上最後一眼。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漫畫最後2卷,劇情突然進入井噴階段。先前埋下的伏筆在此一併回收,還引出了地下王國、外國軍隊等全新勢力。在結尾處理上,《末日》存在著明顯的硬傷,例如信息量過大、含糊不清、收尾草率等等。望月峰太郎並沒有像傳統災難漫畫一樣,用主角的生存或死亡來為故事畫上句號,反倒是就「恐懼」這個概念開展了一場哲學思辨。

譬如主角誤入地下城,發現有很多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的市民。他們服用了政府儲備的特殊食物後,便喪失了恐懼的概念,終日漫無目的地遊走在昏暗的地下。

因為害怕恐懼,他們主動選擇了逃避。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而在地下城的「國王」——一個戴著眼鏡的肥仔眼中,恐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

從逃避恐懼到渴求恐懼,利用民眾對恐懼的矛盾心理的他,儼然成為了這個末日世界裡的「神」。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懂日語的朋友應該早就注意到,這部漫畫的日文原名是《ドラゴンヘッド》,直譯過來就是《龍頭》,《末日/終末漂流》其實是港臺版的翻譯。

直到最終章,作者才揭曉了「龍頭」的真正含義。這個詞指的是那些在漫畫中頻繁出現、頭部留有縫合線的神秘病人。醫生把這些接受了海馬體切除手術的患者,統一稱作龍頭。

沒有恐懼,沒有情感,也沒有煩惱。在末世裡,他們似乎才是人類的終極形態。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諸如此類的包袱,在漫畫最後兩卷層出不窮。為了避免劇透影響觀感,我這裡就不多舉例分析,留給大家自己去探索和理解。

關於結局,我個人比較欣賞的一點是作者沒有俗套地讓男女主角發展為戀人,上演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末日絕戀。青木和憧子的關係,更像是相互扶持的旅伴。一路上,兩個人的距離在慢慢接近,但又保持得剛剛好,青澀而真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我非常喜歡最終話的標題——「世界末日時不想孤獨一個人」。簡單一句話,說出了我的真實心聲。

當真正的末日降臨時,不需要什麼英雄壯舉和求生冒險。能和重要的人相伴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歸宿。

這麼一想,憧子說給青木的這句話更像是告白。當漫長的旅途抵達終點,能有你在身旁,短暫的人生便已沒有遺憾。

至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又於我何干?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總結:《末日》最大的魅力不在於故事或人設,而是對災後世界氛圍的把控。宗教與哲學元素的加入為結尾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也造成了口碑上的分化。瑕不掩瑜,當提起末日題材漫畫的時候,望月峰太郎的《末日》依然是我最先想起的作品。

囉裡囉嗦寫了一大通,不知是否勾起了你對這部漫畫的興趣?這篇文章算是我對《末日》的私心安利,歡迎同好在評論區交流點評。

有機會,我還會繼續推薦幾部個人喜好的冷門ACG作品給大家,謝謝支持。

*本文漫畫配圖均出自望月峰太郎作品《末日/龍頭/終末漂流》,天下出版有限公司 (HK)享有一切權利。



世界終結時不想孤獨一個人——《末日》漫畫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