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克拉科夫,既是波蘭人的舊都,也是全體波蘭人的精神家園,古老的本土民族維斯瓦族就是發源於這座老城。如今,克拉科夫也成了大多數中國遊客訪問波蘭時的必打卡之地。波蘭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們,外國人來波蘭只要幹完三件事,基本上行程就算比較完滿了——逛克拉科夫老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以及參觀維耶利奇卡鹽礦。至於華沙,他建議如果時間不多,可以忽略!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根據參觀行程,在我們看完克拉科夫老城之後,大家將會去二戰時期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感受一下。為了讓我們能夠理解波蘭人對猶太人的感情,瞭解克拉科夫老城的猶太文化,在進“集中營”之前,大家被帶到了位於克拉科夫老城中心區的卡齊米日。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卡齊米日是一片歷史悠久的街區,牆壁上到處都是塗鴉,早在“二戰”之前,這裡是猶太人在波蘭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可以說如果沒有去過卡齊米日,你就無法理解波蘭人和猶太人的關係為何如此密切。當年的著名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有許多場景是在這裡拍攝的。古老的市政廳,市政工程博物館,歷史悠久的猶太教堂(現為猶太文化博物館)和其他宗教修道院等古蹟在這裡都可看到。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據說,十四世紀時波蘭的統治者——卡齊米日大地對猶太人十分友好,不僅在市中心的維斯瓦河北岸地區開闢了大片猶太人居住區,還頒佈針對猶太人的各種工商業獎勵政策。一時間,來此定居的猶太人越來越多,王國的科技、工商和教育等多個領域快速發展,使波蘭一躍成為了中歐地區的大國強國,而嚐到了甜頭的猶太人也對卡齊米日大地表示衷心擁護。從那時起,波蘭人和猶太人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如今卡齊米日大街(Szeroka)的風貌和70多年前比起來,並沒有太大變化,唯一的改變是,經過“二戰”之後,這個傳統猶太人的聚居區裡,已徹底沒有了猶太人,取而代之的本地居民全部都成了維斯瓦族的波蘭人。街區也被“修舊如舊”地定位為“藝術區”,據說全波蘭最有藝術氣息的服裝店或者其他潮玩用品店都願意把店鋪開在這片街區裡,相應地餐廳、酒吧和夜店也相當多。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讓我們大感意外的是,導遊把我們的午餐就安排在了卡齊米日街區的一家“餃子館”。據說,這家餃子館的經營者是目前克拉科夫為數不多的猶太人後裔,而波蘭人最喜歡的餃子,實際上也是被古代的猶太人帶到這裡來的一道東方美食。而這家猶太人的餃子館,據說是全城眾多餃子館裡知名度最高的一家。波蘭人愛吃餃子我早有耳聞,據說還是他們的“美食國粹”,但卻是第一次聽到“波蘭餃子是猶太人帶過來的”說法。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我們中國人有句老話——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既然趕上了,大家也都摩拳擦掌等著好好嚐嚐波蘭餃子到底是啥味兒。不大一會兒,一盤盤餃子陸續上桌了。雖然外形和我們中國餃子相似,但明顯手工太差,扁扁趴趴的,“餡小、皮厚”應該是跑不了了。見此餃子,我們大多數中國遊客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餐館老闆給我們介紹說,波蘭餃子的餡料非常豐富,魚肉餡、土豆餡、洋蔥餡、茄子餡、番茄餡,甚至還有水果餡、奶酪餡和骨髓餡的……可能你能想到的食物,波蘭人都能包進餃子皮裡。雖然不一定好吃,但我們還是非常欽佩猶太餐廳老闆的想象力。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波蘭人吃餃子的習慣是把三四種或者更多種類餡料的餃子一鍋煮,吃的時候即使不蘸醬油、不蘸醋,也能保證你能“驚喜不斷”。用餐廳猶太老闆的話說,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盤波蘭餃子,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接下來可能遇到什麼。 (來自:福大人)

逛波蘭古城,被帶去吃猶太風格餃子,中國遊客:你永遠不知下一個

我匆匆吃了幾個波蘭餃子,喝了幾口導遊推薦的特色野牛草沃特加(Zubrowka),就放下了餐具,一個人跑去街上買漢堡吃去了。至於波蘭餃子的味道如何,恕我詞彙貧乏,無法深度形容,或許只能用“五味雜陳”這個詞來概括。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波蘭旅遊,吃沒吃過他們的國粹餃子?或者你吃到過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其他特色美食嗎? (來自:福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