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世間最美的愛情"再次刷屏

2020年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節。

在這個思念的日子裡,一則“《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作者,99歲抗日老兵饒平如過世”的消息,引發眾人關注。

饒平如87歲高齡提筆學畫,以18本畫冊講述他與妻子從初識到相處,再到生死離別的近60年時光,被網民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而畫冊也再一次刷屏朋友圈。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2014年5月24日饒平如作客鄞州書城

6年前,已是93歲的饒平如曾經來過寧波。

據時任鄞州書城經理范進劍回憶,2014年5月24日,饒平如來到鄞州書城,與寧波讀者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范進劍說,老人回憶愛妻,聊畫冊,談人生,對愛情的真摯,對人生的豁達,感動了現場所有人。

逛完天一閣,對書香之城大加讚許

饒平如創作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曾入選“中國最美的書”。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老人用畫記錄與妻子在公園見面的場景

當時負責聯絡和接待工作的范進劍對於老人的印象深刻。

范進劍回憶,起初是被這本《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感人故事所吸引,就通過出版社聯繫了饒平如。聽到出版社方面的回覆,得知饒平如已93歲高齡,鄞州書城方面有所顧慮,擔心老人家的身體是否吃得消。幸運的是,饒平如願意來寧波與讀者們進行一次面對面的分享。在兒子與出版方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老人家在2014年5月24日準時準點與寧波讀者見面。

為什麼會創作《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分享會中,饒平如老人說:寫這個故事的動機,只是為了悼念亡妻,想把美棠和他二人一生的經歷,如實地用文字和圖畫記載下來,給他的兒女們和孫輩們看看。

老人在現場還用鋼琴彈奏了一曲《致愛麗絲》,引起全場熱烈的掌聲。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其中一幅繪畫

“活動當天,我們才知道,饒平如老人在來寧波前,在上海舉行的一次業餘鋼琴比賽中獲了獎。老人說,他是2011年90歲的時候學習彈鋼琴,為了節約費用,老人家買了音樂學院編輯的中老年鋼琴教材,自己學,自己練。先後學會了《送別》《友誼地久天長》《致愛麗絲》等多個曲目,都是他的夫人毛美棠喜歡的曲子。”范進劍回憶道。

除了參加書友分享會,饒平如參觀了天一閣。范進劍對天一閣之行記憶猶新:雖然已是九旬高齡,老人身體很是硬朗,不需要他人攙扶,自己在天一閣園內園外轉了一大圈。而對於天一閣,對於寧波的書香氛圍老人家也是讚不絕口。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饒平如老人曾經在寧波的分享會上講述跨越半個世紀的故事

4月4日,晚上11時23分,聽聞饒平如老人過世的消息。范進劍非常傷感,他與同事找出了6年前老人家在鄞州書城分享會時的影像資料,並在朋友圈發文:6年前,帶著老爺子逛天一閣的情形歷歷在目,老人家一路走好。

老人曾接受晚報專訪,還留下墨寶

2014年5月24日,饒平如老人除了與讀者分享他與妻子的故事,還接受了寧波晚報記者的專訪。對於愛情、婚姻、人生、名與利,老人家的答覆可謂是,用簡單的話語感動著所有人。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當說起與妻子這段60多年真摯情感時,饒平如說,我不是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我不會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問題,我個人覺得,愛情應該分為愛和情兩個部分,其中情特別重要!我和美棠一路風雨地走來,生病、戰爭、貧窮等,吃了太多的苦,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太不容易了!當中是無數的付出和牽掛,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感情。所以哪怕我們走到人生的黃昏,但我們的情更深了!特別是美棠一個女人帶著5個孩子,工資不夠,瘦弱的肩膀需要背幾十斤一包的水泥來掙錢補貼家用,她的腰、她的腎恐怕就是那時辛勞受損的,為了我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我能不對她好,不對她感恩嗎?這種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她過世後,我每次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都會停一停,摸一摸,不知道哪塊是她背的水泥砌成的。

當說到人生與苦難,老人回憶了自己出生的家庭:聽母親讀詩、吹長笛、講忠孝故事,我從小接受的是儒家的思想,追求平凡的快樂,想到自己沒有做過對不起人民和國家的事情,我便覺得可以安心了。同時也相信順其自然,不要怨天尤人,一切是命運和緣分的安排,相信這些的好處讓我可以坦然地接受一切挫折和苦難,哪怕不公平的。我沒有理由喪失信心,我沒有理由沉淪,我相信苦難和挫折一定是暫時的。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饒平如接受寧波晚報的採訪

在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分享中。老人引用了莎士比亞的名言,愛是亙古昌明的燈塔,它永遠照亮,定睛望著風暴,卻兀自不為動。人生當中,不都是春天,不都是花朵,好比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有風暴怎麼辦?有些人不怕,有些人就跑了,大難臨頭各自飛了。所以愛情是燈塔,要一直亮著,不怕黑暗,定睛看著風暴,眼光看著很遠很久。對於如何處理婚姻,饒平如則給出了48字:“人生苦短,青春難再,莫負初衷,相敬相愛。凡事包容,凡事期待,凡事相信,凡事忍耐。白頭到老,幸福愉快,地久天長,真情永在。“兩人相處中,最好男孩子要多讓女孩子一些,氣量要大一點。”

在寧波分享會的最後,饒平如老人留下墨寶:為善最樂,讀書便佳,他說希望讀者們都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保留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曾來過寧波,

饒平如老人留下墨寶: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記者 朱立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