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

整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

馬思純

我國古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曾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中國遼闊的疆域導致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地區之間呈現出巨大的不平衡性。就整個中國古代經濟的歷史發展軌跡來看,經濟發展的重心是由北向南逐步轉移的。我國在封建社會初期及鼎盛時期,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居於先進地位,後來長灌流域的經濟逐步發展,並趕上和超過了黃河流域,這一轉變的完成時期大致在五代和北宋時期。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由於普遍使用了換器、牛耕,再加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的發明和推廣,水利工程的興修等,使北方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水平都佔絕對優勢。三國時期,黃河流域大批農民為逃避戰亂,南遷長江流域,並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江南人民一道勞動,使江南地區得到了初步的開發。西晉末年,北方又有大批農民為逃避民族壓迫和戰亂,流亡到江南。到東晉、南朝時,由於南方社會秩序較為安定,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南方的生產力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隋唐時期,南方經濟繼續得到發展。大運河的開鑿,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江南經濟的重要。唐朝中後期,封建經濟繼續向閩江、珠江流域擴展,廣州是當時南方的大都會,對外貿易發達,由此可見當時南方經濟的繁榮。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而北方又有在批勞動力為避戰亂逃亡江南,使南方經濟又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大約在這一時期,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已開始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已由北方轉移到南方,此後這一趨勢不斷加劇,到南宋時,南方經濟已佔絕對優勢,當時太湖周圍地區已成為全國農業產量較高的區域。“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生動地反映了這一狀況。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的出口,大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元朝開通漕運和海運路線,其目的就是實現南糧北調。可以說,元大都的繁華,有賴於南方經濟的強大支撐。

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繼續發展,在農業、手工業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明朝時,全國出現了30多個城市,且大多數處在江南地區。到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並在清朝前期得到緩慢發展。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之所以由原來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轉移到江南,這是當地所在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發展的必然結果。黃河流域地處溫帶,四季分明,而平原廣闊,土質疏鬆;江南地區則氣候溼潤,雨量充沛,而地多丘陵,土質堅實。我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古代經濟以農業為主。當上古時期,由於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農業種植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不僅來得早,且發展得更為容易。因此,黃河中下游地區首先成為我國古代經濟的重心。但秦漢以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頻繁戰爭,使這一地區的經濟遭到破壞,而江南地區相對處於比較安定的環境,這吸引了大批逃避戰亂的北方人口,這為江南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自唐代中葉以後,江南水稻的產量在全國糧食生產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從而有了“天下江淮為國命”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