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小女孩:請你給我講一個故事吧。


老爺爺:我不會講故事。


小女孩:不會講故事算什麼老人。


老爺爺:……


小女孩:那你編一個吧。


老爺爺:好吧……  

這段話出自法國電影《蝴蝶》,一段一個小女孩與老爺爺的對話。

《蝴蝶》這部由費利普·彌勒執導,米歇爾·塞侯、柯萊兒布翁尼許主演的法國電影,豆瓣評分8.6。影片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癖好收集蝴蝶標本的老人家朱利安,無意中帶著鄰居的女兒,小女孩麗莎去阿爾卑斯山尋找罕見的伊莎貝爾蝴蝶的故事。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什麼是故事?編劇大師麥基曾經在所著《故事》中說過: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引導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伊莎貝爾蝶的故事,現實既非美夢,亦非噩夢

伊莎貝爾拉蝶又名伊莎貝爾蝶,自1898年被一個西班牙獵人發現後,便被賜予了西班牙皇后的名字,它的高貴名字下,掩藏著它無邊的寂寞。一如老爺爺和小女孩,他們一樣的落寞,彷彿是命運的安排,他們踏上了尋找傳說中伊莎貝爾蝶的旅程。傳說中,伊莎貝爾蝶常年生活在終年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脈,它只能活三天,而見到它的人會實現願望。這是故事的開始,尋找伊莎貝爾蝶,從此刻起承載著小女孩對母親放自己鴿子現實的逃避,承載著老爺爺去追尋現實並挖掘自己混亂人生的真諦。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故事緩慢進行著,其最有趣與靈動之處,便在於小女孩和老爺爺的佔據大半篇幅的一問一答之中。小女孩麗莎和所有的小孩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窮的好奇,猶如“十萬個為什麼”不斷敲響著老爺爺的封閉的心房。比如:

麗莎問道:“夢和惡夢有什麼區別呢?”


老爺爺回道:“一個惡夢是個很壞的夢。就像和孩子們一起,剛開始,是個好夢,然後他們長大了,然後就變成了個惡夢。”

萬事萬物萬人的起源都是美好的,美得似乎有些不真實,猶如一場好夢。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逐漸變化和被改變,於是美夢搖身一變成了噩夢般的存在,而這往往才顯得真實可信。

作為現存歐洲大陸最美麗的月蝶之一,伊莎貝爾蝶既非晝行蝶,也非夜行蝶。它只在黃昏時分才出來,每年只飛十天,從五月底到六月十日。所以小女孩和老爺爺必須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探尋到伊莎貝爾蝶的蹤跡。茂密清新的大片森林,可愛迷人的美麗生物,在小女孩的心尖與眼間跳躍閃耀著,如此充滿生命力,彷彿這是一場晶瑩剔透的美夢。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直到小女孩看到兇殘的獵人射殺野鹿的那一幕,這場美夢頓時碎裂成一場血色蔓延的噩夢。小女孩麗莎單純不解地問道:“他們為什麼要殺死那隻鹿?”老爺爺只是淡淡回道:“為了錢。”金錢不是萬惡之源,卻是人生長河中流淌的河水,人無一不被其影響,水能載舟亦覆舟。伊莎貝爾蝶在另一端遙遙相望,這既非美夢亦非噩夢,變幻無窮的現實。


小女孩的故事,我的金絲雀沒有離開我,因為他們愛我

麗莎,年僅8歲的小女孩,她沒有爸爸,她的媽媽很早就生下了她。 而彼時的媽媽其實也只是一個孩子罷了,孩子並不知曉如何照顧孩子,若是無人教導的話。 麗莎一點都不懼怕陌生人,她的心園裡種滿了好奇的種子還有各式古靈精怪的思想之花。在她的眼中,鄰居是一個神秘的老爺爺,當知曉他要去尋找傳說中的伊莎貝爾蝶時,膽子賊大的麗莎偷偷躲藏在老爺爺的車中,被發現後,無辜可憐的小模樣讓老爺爺心生憐憫,一不小心著了她的道,帶著她一起上路,去尋找伊莎貝爾蝶。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旅途中,麗莎和爺爺講起自己現在還小以前曾做過有關“金絲雀”的夢:

麗莎:“你知道,那些黃色的小鳥。我把它從籠子裡放出來, 把窗戶打開,我的手張開。你猜怎麼啦?它沒有飛走,而是留下來陪著我。我那時很高興。你知道為什麼嗎?”


老爺爺:“ 不知道。”


麗莎:“如果它選擇留下來陪我,那肯定是因為它愛我。”

望著小女孩麗莎天真驕傲的臉龐,老爺爺感到又心酸又好笑,這是個稀奇古怪卻又單純馳騁的孩子。這個會因為撒謊自己九歲而愧疚不安哭泣的小女孩,深深打動了老爺爺的心。夢境有時是潛意識的一種反饋,往往我們越缺乏什麼,越會夢到它們的存在。夢醒之後,人們往往悵然若失,因為那畢竟只是一場夢罷了。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但是,對小女孩麗莎來說,她在夢裡感受到的金絲雀的愛是真實的。只有孩子還會天真無邪地相信自己所感知的一切,無論這是現實還是夢境。小女孩麗莎似乎擁有一種篩選痛苦只餘美好的能力,從不曾去怪罪母親多次的放鴿子行為,從來都願意透過無情的現實看到虛空中那點美好的光。現實這邊是純粹的事實,而另一邊卻是小女孩的想象賦予了它一種微妙的平衡。在孩子眼中,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你陪著我,當然是因為你愛我。就像是老爺爺一樣,願意陪著麗莎,小小的麗莎心裡也許在偷樂,老爺爺也和那些金絲雀一樣愛她。


老爺爺的故事,故事雖不是答案,卻是一劑令人類保持清醒的良藥

老爺爺孤身一人,形單影隻,一直都活在蝴蝶的世界中,似乎與這方世間有些格格不入。事實上,老爺爺要去尋找伊莎貝拉蝴蝶,是為了早逝的兒子。在兒子臨死之時,老爺爺曾答應滿足兒子的願望,讓他看到世界上最美麗的伊莎貝拉蝴蝶。為了實現對兒子的諾言,老爺爺義無反顧踏上了尋找伊莎貝拉蝴蝶之途。小女孩麗莎的到來是個意外,但卻也開啟了老爺爺塵封已久的心門。一路上,麗莎鬧出不少笑話,給老爺爺添了不少麻煩,還非要老爺爺給她講故事。迫於無奈之下,老爺爺打著手影,搜腸刮肚編出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是地球的末日。 這個星球的使命結束了。所有的生物都去見造物主,看看誰工作得最勤奮。

兔子最先跑了上去。

造物主:‘你這一生都幹了些什麼?’ 兔子:‘我在田地裡跑,並生了一窩又一窩的兔。’ 下一個是鳥。


造物主:‘你這一生裡都幹了些什麼?’ 鳥:‘我到處飛,並孵了很多小鳥。’ 然後是鹿來了。


造物主:‘你這一生都幹了些什麼?’ 鹿:‘我在樹林裡歌唱,還生了很多小鹿。’接下來是駱駝。


駱駝:‘ 我到處旅行,還有繁殖後代。’ 下面是狼。


造物主:‘你這一生都做了什麼? ’

狼:‘在冬天裡的一天, 我必須有力氣去撫養我的幼小... 而我吃了只兔子。’ 狗來了。


造物主:‘你這一生都做了什麼?’ 狗:‘我都聽命於我的主人,並生了很多小狗。’

最後,人來了。


造物主:‘人,你這一生都做了?’ 人:‘什麼? 我努力工作,拼命賺錢,保護自己還有生了小孩。’

造物主:‘你的孩子們都怎麼了?’ 人:‘ 他們在戰爭中死去了。’


最後造物主宣讀了他的宣判。 動物們都勤奮地工作了,而人最愚蠢,犯了太多的錯誤。 可那沒什麼關係,所有人都可以上天堂。


‘即使人嗎?’動物們叫到。 ‘是的,即使是人’上帝說,‘這都是我的錯。我那時太著急,我只是在七天裡創造了世界。如果我那時用了兩星期的時間,那也許就沒人會抱怨我了。而說不定我就能成功了。’

這個故事是一個鮮活的比喻,無論是何生靈,最終也不過是迴歸上帝的懷抱。而在生靈們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中,無論功過是非,或是功德罪孽,最後都如雲霧散開,了無痕跡。老爺爺想要告訴小女孩,生活就是這樣,世間並無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如何阻止那些偷獵人獵殺鹿,或是勸說人類摒除心中弒殺同類的惡念。但是,故事雖不是答案,卻是一劑令人類保持清醒的良藥。

《蝴蝶》的故事,沒有了故事,人生還有什麼?

柏拉圖曾斷言:

講故事的人都是危險人物。

他並沒有說錯,一個故事的勸誡力量有時大到超乎人類的想象。而故事從某些方面揭示了一些亙古不變的真理。老爺爺無疑是一位講故事的大師,他將一生所提煉的感悟與發掘的‘寶藏’一一藏在那些故事之中。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故事是自我的發現,故事的意義源於我們對真理與生俱來的敏感。若是沒有了故事,我們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羅伯特·麥基 《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