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自從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以來,飛機就載著人類的夢想,飛翔藍天。

100多年來,飛機的種類越來越多,速度也越來越快。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研製的一款X-15A-2試驗飛機,創造了7272千米/小時(6.72馬赫)的速度,是有史以來所有飛機達到的最快速度。目前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服役的戰鬥機,許多都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可是,普通人乘坐最多的民航飛機,卻都以亞音速巡航。知名度很高的波音747、波音777等民航飛機,最高巡航速度均為0.89馬赫;而空中客車的A320、A321等民航飛機的最大巡航速度為0.82馬赫。

“時間就是金錢。”如果民航飛機以更快的速度超音速來巡航的話,一定能夠大大地縮短旅行時間,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為什麼民航飛機制造商不生產超音速飛機呢?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其實,在多年前,的確有兩款超音速民航飛機翱翔在藍天上。它們分別是英國、法國聯合研製的協和式飛機和蘇聯研製的圖波列夫圖—144客機。由於圖—144客機的載客服務時間只有短短半年,我們就重點說一下協和式飛機的情況。

在上世紀50、60年代,全球經濟進入二戰後的“黃金時代”。在第三次工業化的浪潮中,各種發明創造層出不窮。當美國北美航空公司(現屬於羅克韋爾國際飛機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化的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F—100後,人們就產生了研製超音速民航飛機的想法。

當時,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國家,都投入研製超音速民航飛機的計劃。最終,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超音速民航飛機協和式。蘇聯獨自研製出世界上第二款超音速民航飛機圖—144。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第一架協和式飛機於1967年12月11日,隨即進行了試飛。1969年10月1日,這架協和式飛機在進行第45次試飛時突破了音障——這意味著,它實現了超音速,將聲音拋在了身後。1970年11月,協和式飛機在試飛時成功達到了2.0馬赫。

1976年1月21日,一架英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式飛機從倫敦希思羅機場順利抵達巴林國際機場,標誌著它正式服役,投入商業飛行。接著,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式飛機從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飛抵里約熱內盧國際機場。

當年5月,英國航空公司和法國航空公司同時推出跨大西洋的航線。其中,英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式飛機往返於倫敦希思羅機場和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之間,法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式飛機往返於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和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協和式飛機與其它民航飛機相比,有明顯的外貌特徵。它有著非常拉風的細長三角翼和尖尖的標誌性機頭。當然,它最讓人難忘的還是速度,平均巡航速度達到了2.02馬赫,是普通民航飛機的2倍多。

當時,一般的民航飛機從倫敦希思羅機場到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需要耗時8個多小時,而乘坐協和式飛機只需要3個多小時。由於倫敦和紐約存在6個小時的時差,當旅客從倫敦出發,穿越大西洋後抵達紐約時,時間比出發時還早。因此乘坐協和式飛機的旅客最喜歡說一句:“我還沒出發,就已經到了!”

這是赤裸裸地“炫富”嘛(一張從倫敦到紐約的協和式飛機機票高達數千美金,可不便宜)。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更妙的是,由於普通民航飛機在5萬—6萬英尺的平流層巡航,受天氣情況影響較小,因此不像普通民航飛機那樣需要經常根據天氣情況調整航線。

不過,一場空難改變了協和式飛機的命運。

2000年7月25日,一架協和式飛機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飛時,輾過了跑道上另一架美國大陸航空的DC-10的發動機脫落的金屬片,劃破了輪胎,輪胎飛濺的破片擊中飛機油箱,引發失火,使得飛機起飛兩分鐘後墜毀,機上9名機組人員和100乘客全部遇難,還造成地面4人喪生。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為何投入不到30年就退役了

這次空難事件震驚了世界。雖然在這之前,協和式飛機保持了24年的安全航行記錄,沒有發生一起傷亡事故,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最快速的民航客機;但只要有這樣一次傷亡事故,就足以讓協和式飛機變成世界上最危險的民航飛機。

在那以後,協和式飛機的載客量大幅度下降。2003年11月26日,當一架註冊編號為F-BVFC的協和式飛機執行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後,協和式飛機宣告退出民航業。

比聲音還快的協和式飛機,從此成為民航業的一個傳奇,不復出現。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佈只限於服務飛行愛好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