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34岁德怀特·霍华德,终于看懂了科比和詹姆斯的人生哲学

即将34岁德怀特·霍华德,终于看懂了科比和詹姆斯的人生哲学

霍华德最终还是接受了湖人极其苛刻的合同,时隔七年,再回洛城,和湖人完成了形式上的“复合”。

先不说别的,单看这个合同的相关内容,就会让人忍不住想,霍师傅,您这是图啥呢?

1.这是一份薪水按日结算的合同,就算霍华德拿到全额,也是他新秀合同以来的最低年薪。

2.这是一个完全非保障合同,湖人随时有权力单方面终止合作。湖人的原话是,“如果霍华德有任何破坏球队的越界行为,他将立刻走人”。顺便,是否越界,湖人单方面说了算。

3.一旦霍华德在常规赛开始前被湖人赶走,湖人只需要支付他——六千美金。

从2016年到现在,霍华德辗转于火箭、老鹰、篮网、奇才、灰熊之间,在每个队都谈不上什么好结果。球衣的花样和私生子的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他的竞技状态、赛场数据、更衣室名声以及在联盟的江湖地位全都在下降。当年统治禁区的第一中锋,至尊魔兽,如今已经成了被球迷调侃的“七彩快乐兽”——主要是湖人球迷。

少年风光,晚景凄凉的NBA巨星,联盟里不止他一个——前不久卡梅隆·安东尼还在公开求机会呢——但晚景凄凉后,愿意这样委屈自己的,霍华德几乎是独一份了。

霍华德虽然一直有些孩子气,但他并不傻。作为曾经号称能和詹姆斯一换一的云端人物,他必然有很高的自尊心。作为一个职业生涯总薪金超过两亿美金的球员,就算他的私生子数量足够组建一个加强班,他也不至于养活不起。如果他真的无法容忍湖人防贼一样的态度,他完全可以不接受这些近乎羞辱的条件。但是他没有。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霍华德这是图啥呢?

即将34岁德怀特·霍华德,终于看懂了科比和詹姆斯的人生哲学

十年前的总决赛,是他职业生涯在团队荣誉上的最巅峰,当时他距离总冠军很近——如果他在第四场最后时刻进哪怕一个罚球,就会更近——但当时他并不知道,在之后十年里,他再也无法得到第二次机会了。

在那次总决赛开始前,他在第一场的开场仪式上看到科比板着脸。这个一脸阳光的大男孩热情地打招呼:嗨,科比,别这么严肃,笑一个嘛!

科比毫无反应。三个小时后,科比在他球队头上砍下了40分,湖人以25分的分差把魔术洗了。魔术合计抵抗了五场比赛,目送湖人夺冠。在东部决赛里场均27分13篮板,命中率58%的霍华德,这届总决赛里场均不过12分,命中率是完全不像内线球员的44%。

在那个时候,霍华德并不明白科比的行为模式——因为他根本没有相应的问题意识。哪怕科比早就以某种夸张的方式提示过他。早在他的新秀赛季,科比就曾骑在他的脑袋上完成过一记隔扣。但霍华德毫不在意,他甚至有心情在这个扣篮的宣传海报上为球迷签名。那些年的霍华德就是这样,被大帽,被隔扣,甚至恶犯之后,还总能笑得没心没肺。

之后的事实则证明,别说一次隔扣,一次总决赛败北。就算是2012年后,他和科比成为朝夕相处的队友,他也从来不了解科比:他无法理解,也从未想过尝试去理解。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他和科比待在一起很不开心。

因为这个人太强势,太专注,太严肃了——这个人明确告诉他,不喜欢他在比赛中傻笑。这个人还告诉他,我来教你夺冠。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有个人想要强行改变自己,想要不经自己同意就成为自己的老师。于是他又一次听从了自己的本能——他确实很喜欢听从本能,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私生子——拒绝了湖人的超级肥约,转身去了休斯顿。这个行为大约让他损失了三千万美金,但他不在乎,还相当豪迈地表示,我用三千万赌一个总冠军。

即将34岁德怀特·霍华德,终于看懂了科比和詹姆斯的人生哲学

很可惜,他赌输了。他在当时的休斯顿遇到的,是更喜欢听从本能的詹姆斯·哈登。2014年季后赛首轮,看着哈登一次次漏人,被马修斯、巴图姆们吃干抹净,最后被利拉德压哨绝杀之后,他终于笑不出来了。

霍华德在NBA第一次笑不出来,是在十年前的东部决赛。

他统治了骑士的内线,但统治不了裁判。那六场比赛里,他场均要被吹罚5.5次犯规,其中三次六犯离场。如果可以通过判罚决定系列赛胜负,那么毫无疑问,霍华德和魔术早就出局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对面有勒布朗·詹姆斯,联盟新生代的头号宠儿,而霍华德嘛,三人行必有电灯泡,被联盟视为23VS24这出大戏的头号绊脚石。

霍华德可以容忍被大帽,被隔扣——反正他随时可以帽回来,扣回来。但他无法容忍这种程度的忽视——他拿联盟的潜规则没办法。所以,那个系列赛,他终于出离愤怒了。那是他在NBA赛场上最具求胜欲的时刻。他在第六场砍下40分14篮板,完全摧毁了骑士。最后时刻胜负已定,他又快乐起来了,他一个人跑到前场,自顾自地扔了一个三分球。如你所知,那个系列,魔术正是靠霍华德+三分球打败骑士的。但一个三分球不足以让他释怀,他还要口诛笔伐:听着,勒布朗是最棒的。听着,这个联盟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着勒布朗展开。

在那年头,一个球员一旦开始吃勒布朗·詹姆斯的醋,那就注定没完没了了。2009年东部决赛过去两年之后,勒布朗·詹姆斯又让霍华德不淡定了:他跑到迈阿密组成了三巨头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当然,最开始所有人都在骂。霍华德也不例外,他一方面表示,永远不会和詹姆斯做队友,另一方面却又谋划着离开魔术。

这是典型的孩子式跟风。跟着大多数人一起骂詹姆斯,一方面又想模仿詹姆斯——前者可以让他有道德优越感,后者可以让他更好的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是典型的孩子式精明。看起来,他把好处全占了。但实际上,他跟风把自己跟成了四不像。一面骂詹姆斯,一面谋划组超级球队,这就成了传说中的口嫌体正直。这倒没什么,人生在世,谁还没有立过几个flag啊?真正的问题在于,他完全没有学到詹姆斯的行为模式的精髓。他只看到了詹姆斯组建三巨头的风光,看到了他的超级球队横扫一切的快意。但却看不到其中未雨绸缪的谋划,以及步步为营的计算:他和安东尼都想不到。2010年夏天的大戏,从2007年的3+1合同就开始了。所以,他和安东尼只能在时代风口上看戏,然后临时起意,东施效颦。

是的,就是这样。在大部分职业生涯里,霍华德都是一个孩子:听从本能,缺乏远见。盲目跟风,不通人情。

以2012年为临界点,他和詹姆斯的生涯轨迹开始变得泾渭分明:詹姆斯和自己的好兄弟奔向第一个总冠军,然后开始是第二个,包揽了那两年里的一切荣誉。而霍华德却开始遭遇伤病,在湖人和纳什、科比闹得一地鸡毛。从那一年开始,他和詹姆斯,这两个同时代的身体素质最为变态的球员,彻底分出了高下。

即将34岁德怀特·霍华德,终于看懂了科比和詹姆斯的人生哲学

连续的失败迟早会让人开始反思,霍华德也不例外。在不久之前,他曾在采访中表达了对科比的理解和歉意。为当年的行为感到后悔。然后,他努力在训练场上向湖人展示自己的竞技状态——同时在合同条款上展示自己的职业态度。

现在回头去看这件小事,霍华德显然是在早早地为加盟湖人做铺垫,而且这铺垫确实发挥了作用——这手段算不上高明,但比起人老珠黄却依然扭扭捏捏的安东尼,却无疑强多了。

科比和詹姆斯贯穿各自职业生涯的特质,他总算是真正领悟到了。他以这种方式加盟湖人,多少有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

科比,勒布朗,我明白了。一个篮球运动员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职业的态度和优秀的团队。

所以,我来了。哪怕我马上就34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