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走路的姿勢竟這麼特別

動物走路的姿勢竟這麼特別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在世界上,許多動物都是用腳尖走路的,比如喵星人和汪星人。似乎只有人類和少數動物在走路的時候,是腳後跟先著地的。

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地球上哺乳動物的走路方式說起了。

其實,陸地上的哺乳動物按照足部結構一共分成三種:蹄行、趾行、蹠(zhí)行。

蹄行就是指用蹄子走路。比如馬、牛、羊、鹿等許多食草動物都是蹄行類,它們與地面接觸的是趾骨末端的蹄子。蹄行類的前腳掌——蹠骨和腳跟——跟骨並不和地面平行。

人(左)、狗後腿(中)、馬後腿

許多食肉動物,比如貓、狗、虎、獅子都屬於趾行類,它們走路時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是趾骨,腳跟並不與地面接觸。如果你觀察一下喵星人,你就會發現它們走路的時候都是踮著腳的。

還認得出喵主子嗎?跟骨是後腿上突起的地方

和人一樣,整個腳掌都和地面接觸的哺乳動物的走路姿態叫做蹠行。除了人以外,熊、浣熊、臭鼬、齧齒目(比如小老鼠)、兔形目(兔子)、刺蝟、有袋類動物都屬於蹠行類哺乳動物,因為它們的腳掌可以整個蓋在地面上。

熊走路時也是腳跟先著地

因此,蹠行類動物和其他兩種動物的腳的最大區別是,當它們站立和行走時,趾骨、蹠骨和跟骨是貼著地面的,而足跟往往是先落地的部分。在所有哺乳動物中,只有蹠行類走路的時候能讓腳跟先著地。

大猩猩、紅猩猩、倭黑猩猩等靈長目在走路時常常用指背支撐地面,手腳並用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講,腿越長、步子邁得越大、走路時用到的肌肉越少,那麼走路就會更省力、更有效率。貓和狗的足跟遠離地面,這樣腿就相對變長。許多蹄行、趾行動物擁有較為修長的四肢,而且走路時只有腳尖著地,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小短腿科基非常不適合遠足和長跑,帥不過3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