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負重前行是不是發自內心


你的負重前行是不是發自內心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看一些勵志書籍和勵志電影,什麼《羊皮卷》,什麼《自己拯救自己》,這些書我都看過,電影的話,我看過的也非常多,有史泰龍的《洛基》六部曲,還有《阿甘正傳》,以及《當幸福來敲門》。在我所說的這些作品中,我相信《當幸福來敲門》是流傳最廣的,最起碼是國內觀看數量最多的,因為這部電影說的不是什麼美國式的不屈精神,奮鬥主義,它講的是一個帶著孩子的父親拼盡全力,最後活成普通人的樣子。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負重前行,我們努力生活,只是為了最後能夠活的和普通人一樣。

《月亮與六便士》是現在非常熱銷的一部書籍,它的熱銷來源於很多人對它的推崇,昨天看到一句推薦這部書的話:“我拼盡全力生活,只為活的和普通人一樣。”我不知道這句話算不算是毒雞湯,因為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名知名畫家到中年是缺乏靈感,最後離開家門,進入了南太平洋土著人的生活。不論怎麼看,這都和那句話不沾邊啊!

這部小說真正的含義應該是在講對生活的探索,對愛情、對生活、對興趣、對理想,以及對人類和對世界的一個探索。當然,這些也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我們一生都活在這樣的探索中。你生病了,你考慮的不僅僅是能不能醫好,病情嚴不嚴重,你還會問自己,哪些以前的朋友有多少會來看自己,有多少隻會打電話問好,還有多少會不聞不問。這也是一種探索。

這種探索,其結果可能讓人很難接受,但卻必須接受,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這種充滿希望又滿是失望的世界。你不僅僅要承受生命之重,同樣的,你也要承受生命之輕。

在《洛基》中有這麼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你與生活就像是打拳擊,其意義不在於你能打出多重的拳,而在於你能承受多重的拳。很多超級英雄系列電影中都有這樣的一個主旨,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都不是超人,所以我們只能過普通人的生活,這樣也就是為什麼,你拼盡全力才能活成普通人的樣子。

你活成普通人的樣子,實際上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已經在負重前行了,因為我們都只是普通人啊!

你的負重前行是不是發自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