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中國有嘻哈》,一個帶動全民rap的選秀節目,在2017年,嘻哈熱比那年夏天的溫度還高,吳亦凡的那句:

“你有freestyle嗎?” 更是火爆了一整年。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作為最受當代年輕人歡迎的製作人吳亦凡,用360度無死角的顏值和嚴格讓選手們“手足無措”。

但在這激烈的賽制中,一些underground(地下)的rapper成功浮出地面,風生水起的開始了人生新篇章也算是節目帶來的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今《中國有嘻哈》改名《中國新說唱》,製作人從

熱狗,張震嶽、潘瑋柏、吳亦凡到新增首位女製作人鄧紫棋,節目的多樣化和看點也在不斷提高。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今年的《中國新說唱》賽制全面改版,剪輯還是同樣的讓人“匪夷所思”,充滿火藥味的選手和導師之間,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比如今年第一期,熱狗和張震嶽就伴隨著選手的噓聲離開了現場,原因是,他們沒把鏈子(晉級的機會)給嘻哈界元老西奧。

與往屆不同,今年熱狗和張震嶽在海選階段就十分嚴格也因此引起了一些選手的不滿。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可是大部分人應該不知道,節目中對選手要求嚴格的熱狗,其實備受嘻哈歌手們的尊敬,因為他對自己的音樂,也很嚴格。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作為中文嘻哈音樂的代表人物,熱狗早期便成為了華語饒舌界的風向標,一首《差不多先生》敲開了兩岸三地嘻哈音樂的大門。

雖然娛樂媒體更愛曝光他換了幾個女友生了幾個小孩,但嘻哈音樂始終是熱狗最重要的標籤。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再看看我們,追了三年的《中國新說唱》,已經成功的從一名嘻哈小白變身為:

“咦?這個flow好像不錯”,

“哎?這個副歌蠻好聽”

的嘻哈點評人。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不過只知道這些,我們其實沒有真正感受嘻哈文化的涵義,只是用流行的視角去片面解讀。

嘻哈文化一直以來被冠上“地下”、“非主流”、“上不了檯面”的刻板標籤,在沒有《中國有嘻哈/新說唱》以前,國人對嘻哈音樂的瞭解更是微乎其微,但在最近英國一項調查中顯示,嘻哈音樂的產值已經遠遠高於搖滾樂。

試著想象一下,如果把這些看起來就很“燥”的rapper們放到一個很“靜”的展覽中,作為一種文化讓觀眾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對於那些不瞭解這個文化的人來說,是否有機會改變他們的刻板印象?

比如這樣的畫面,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你會好奇嗎?

2018年,由中國臺灣地區顏社音樂創辦人張逸聖(迪拉,正經兒rapper)擔綱總統籌,格式設計策展,打造了一場嘻哈歌手的展覽——嘻哈囝,完整紀錄了臺灣地區由北至南的饒舌勢力。

這也是近年來,由中文說唱歌手辦得關於嘻哈的展覽並且一舉奪得2018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展覽集結了臺灣地區近代最具代表的四大嘻哈音樂廠牌,包括顏社在內,尚有大支領軍的人人有功練,以熱狗為首的本色音樂,及臺中的新興勢力混血兒娛樂,一共十四組饒舌歌手及廠牌經營者參與其中,陣容強大。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另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出現的來自混血兒娛樂的

BCW,他曾參加過第一季《中國有嘻哈》。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BCW當時這個“扔鏈子”的舉動引起了不少爭議,但其實,他只是在為同公司的兄弟TY打抱不平。

當然,他最後撿起了鏈子。實力不凡的他最終挺進了23強。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負責此次展覽的格式策展的總監王耀邦告訴我們:

“嘻哈音樂可以用很快速的歌詞語義來揭示當代社會的思考變化和日常,它很容易可以勾連起年輕人的集體意志。”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嘻哈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魅力。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提到將rapper的“燥”和展覽的“靜”結合在一起,會不會擔心觀眾理解不了精髓?

王耀邦說:“其實這個展覽是有音樂的,如果你去到現場就會感同身受,我們在展覽現場做了一個白色甬道,一般的展覽你進去可能會先看到一個華麗的視覺,但我們是使用音樂來做第一個跟觀眾溝通的素材。

當你走進去身體就會感受到嘻哈音樂最重要的beats所帶來的低頻音波,引導觀眾即將進入一個不一樣的展場。”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主展區後方一道介紹「臺灣嘻哈專輯一百選」的牆面

也是當這個展覽展出後,人們才驚訝嘻哈竟然也有這麼深層次的內容。

以前人們更習慣把它理解為“次文化”、“非主流”或者“地下音樂”

,但近幾年隨著嘻哈音樂的大熱,它逐漸變為主流。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對此王耀邦補充道:“以往在臺灣地區比較少有用這種組織邏輯的方式去梳理大概30年來對嘻哈文化的認知轉變或是詳細解剖嘻哈文化,所以這個展覽得到了許多嘻哈歌手的支持,比如這次的統籌迪拉,他作為一名rapper全身心投入到一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然後串聯4大廠牌完成這個展覽真的非常難得。”

《嘻哈囝 TAIWAN HIP HOP KIDS》創作篇紀錄片

此次展覽也不僅只是一個展覽,這部花了半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完整紀錄了包括熱狗在內的臺灣地區嘻哈歌手的日常和對音樂的看法。

也在後續的時間裡完成了一本同名書籍《嘻哈囝:臺灣饒舌故事》。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王耀邦也提到展覽雖然有很深刻的意義在,聽起來比較嚴肅,但其實現場氛圍是非常好的,有許多年輕人慕名前來,也包括一些很官方的單位,都一起感受到了嘻哈文化的魅力。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把中國新說唱做成設計展,你會去看嗎?

如果你真的看過這個展覽,相信對嘻哈音樂會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它不僅體現在穿著打扮或是在意顏值,嘻哈更是一種精神!對音樂修養的要求並不次於流行或古典樂,它正逐漸走向主流。

嘻哈音樂不斷崛起,這最real的表達方式正讓許多人感受到釋放和快樂,在生活壓力和焦慮不斷侵襲我們的時代,嘻哈正在用一種別樣的方式激勵我們。

你也有屬於自己人生的freestyle,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