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過萬,還喊窮?原因是……

最近蘑菇小姐姐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人問:

自己的工資只有三四千,特別想知道月入過萬的“土豪朋友”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下面是兩個網友的自述:

仔細看哦

月入過萬,還喊窮?原因是……

一線城市(北京)的網友

月入過萬,還喊窮?原因是……

偽一線城市的網友

為什麼月入過萬還哭窮?

這可能有些不能理解

大部分人一生都在為錢而工作,而不懂得去打造被動收入。

調查顯示,世界上有65%的富人至少有三個經濟收入來源,而且基本都是“被動收入”。

所謂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乍看上去有點像“不勞而獲”,實際上,在獲得“被動收入”之前,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勞動和積累。被動收入是獲得財務自由和提前退休的必要前提。

但是現實中,許多人的眼睛只是定在主動性收入上,而忽視了被動性收入。

月入過萬,還喊窮?原因是……

1.主動收入:95%以上的人賺的是暫時收入。(當工作的行為一旦終止,收入是不是會歸零?如果答案為“是”的話,那你就是在賺暫時性收入。)

2.被動收入:持續收入是一種每個月會自己流進來的收入,它不會隨著我們不再工作而停止。例如政府擁有營業稅、水電費等持續收入。

聰明的人不會只是一點兒一點兒的只知道存錢,而是會為財富增值尋找投資機會,錢生錢,利滾利。

“會賺錢”,才是真正的理財之道

月入過萬,還喊窮?原因是……

1)黃金等硬通貨:最保守的理財,或者說根本不是理財,只能叫收藏錢財。買黃金本身不會增值,只能叫保值。

2)存銀行:保守的理財。安全性高,但是收益比較低。

3)保險:一種被國人誤解的理財方式。保險是為了保險,真正的保險應該是在意外事件來臨時,能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度過難關或緩解困難,是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出現大的波折。買保險就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所以錢花出去就別想著回報。

4)國債、企業債:比銀行利息要高一些,國債還免利息稅。同時,可以方便地通過市場交易變現,流動性比較高。但是國家或者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債券將會貶值,甚至成為廢紙。

5)貨幣型基金:互聯網的各種寶寶都屬於貨幣基金。貨幣型基金比國債收益高,但是風險也相對較高。如果貨幣型基金公司出問題,收益也會降低,甚至本金也會受到影響。

6)股票型基金:對於缺乏專業知識又想獲得更高收益的人來說,買股票式基金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股票型基金的資金也是購買了購票,這意味著股票的風險也會傳導至股票型基金上。一旦股票退市,股票基金也會遭受損失。

7)炒股: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具備承受能力,可以試試,盈虧都是自己能力的體現。

8)固定收益類理財:如果選擇一個年化收益10%的理財產品,比如長古理財,投資10萬,一年可以有1萬元的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