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你的心,十枚"重寶"十分情

西寧市民賈啟雲向《社區週報》“百姓曬寶”欄目展示了他收藏已久的清代10枚“重寶”錢幣,想與市民分享他的收藏,曬曬他的“寶貝”。

“我”的故事你的心,十枚


據賈先生說,他與古錢幣打交道並結下不解之緣,始於30多年前,當時他收集了許多古錢幣,但都是那種小型的俗稱“麻錢”的古錢幣。“說起我收藏的第一塊重寶古錢幣,那也是一個偶然。”賈老先生說,20多年前他在湟源的街上看見一個古玩地攤,出於好奇就湊上前瞧了瞧,在地攤上見到了一枚“咸豐重寶”,因為以前見到的都是小的“麻錢”,第一次看到個頭這麼大的“重寶”錢幣,讓喜歡收集古錢幣的他非常吃驚,他當時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枚古錢幣,就和攤主講了半天價,花了幾十元錢買了下來,把這枚古錢幣收歸己有。從那時起,逐漸對清代的“重寶”古錢幣產生了興趣。每次外出時,就格外留意起來,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收藏。賈先生說,所謂“重寶”,就是中國古銅幣的一種名稱,幣面多在“重寶”二字前鑄有年號。

要說起收藏,賈先生是滔滔不絕。說他的快樂,說他的懊惱。他說,他一有閒暇,就搜尋散落在民間的“重寶”古錢幣,常常為了一枚錢幣輾轉好幾個地方。後來他每到一個生地方,最愛就是轉古玩市場,每當得到一枚想要的古幣,那種快樂是常人難以體會到的。後來他在新疆、西藏等許多地方收集“重寶”錢幣,一枚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上千元,最終收集到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時期10枚“重寶”錢幣。

這些清代“重寶”錢幣每一枚的直徑為5.8釐米,厚0.5釐米,這些錢幣的正面為漢字“XX重寶”,背文中上為漢文“當”;下為漢文“千”;左為滿文“寶”;右為滿文“泉”。賈先生將這10枚錢幣用繩子辮在了一起,提在手裡很有分量。

“我”的故事你的心,十枚


賈先生說,雖然他收集到了這些清代的“重寶”錢幣,可是不知道這些錢幣的真假,想通過曬寶欄目展示一下,讓專家看一看這些錢幣的真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