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羅曼羅蘭:“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句話用來形容羅斯在合適不過了。

年少的羅斯

1988年的一天,德里克羅斯在芝加哥誕生了,也正是那一年,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首次贏得常規賽MVP,從此帶領芝加哥的籃球走向輝煌。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羅斯的童年時期,正是這座城市籃球最為世界矚目的時代,所以羅斯從小就愛上了籃球,而且展現出驚人的籃球天賦。高中時期,羅斯帶領球隊連續兩次奪得州冠軍,而在他們衛冕的那個賽季,羅斯率隊取得了33勝1負的驚人戰績,四年總戰績達到120勝12負。

高中最後一年羅斯的場均得到25.2分,吸引了無數大學球探的目光,他們在暗中觀察羅斯,並且最後都向羅斯拋出了橄欖枝。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羅斯一家最後在商量權衡後,他們最終選擇了孟菲斯大學。僅在大學第一年,羅斯憑藉無解的突破和出色的防守,幫助球隊打入了NCAA總決賽。決賽關鍵時刻,由於羅斯錯失罰球而被對手拖入加時,最終遺憾敗北,但這並不影響羅斯的成績,在那之後羅斯就決定參加NBA選秀。

2008年,或是命運的巧合,家鄉球隊芝加哥公牛以狀元籤選中了羅斯,他也是芝加哥公牛隊史上的第一位選秀狀元,芝加哥人透過羅斯彷彿看到了當年那道紅色魅影的輝煌,他們把復興的希望寄託給了羅斯。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而羅斯也是不負眾望。

新秀賽季,羅斯在他的第一場NBA比賽就拿下了11分9次助攻,很好的融入球隊體系。然後,羅斯連續十場得分上雙,追平了邁克爾-喬丹創造的新秀賽季連續得分紀錄。羅斯賽季場均拿下16.8分5.6助攻3.4籃板,率領球隊再次打入季後賽,是2008年NBA選秀裡唯一率隊能進入季後賽的新人球員,他也毫無懸念的獲得當年最佳新秀。

那個賽季之前,從來沒有人看過一個後衛可以這樣打球,直到德里克羅斯的橫空出世。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他的速度,拉開距離後防守,依然阻擋不了他變相不減速的突破,除了驚歎只能目送他完成扣籃或者拉桿得分。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2009-10賽季,是羅斯的第二個賽季,場均砍下20.8分、3.8籃板和6.0助攻,投籃命中率高達48.9%。憑藉著良好的表現,羅斯也成功入選了那個賽季的全明星,當時他才21歲零133天,他成為了公牛隊史上最年輕的全明星球員,打破了喬丹在1985年保持的21歲零359天的紀錄。那個賽季的羅斯球衣銷量全聯盟第四,當時他進入聯盟不到兩年。

羅斯的第三個賽季是2010-11賽季,賽季初期,羅斯在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為什麼我就不能成為MVP,我為什麼不行,難道我就不能成為聯盟裡最好的球員嗎?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行的。”那時的人們並不會在意羅斯的這番話,甚至覺得他說要拿MVP只是個笑話。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當時,球隊來了新教練錫伯杜,而錫伯杜是防守大師,但是進攻上的確乏善可陳,而羅斯一人就肩負起公牛一半進攻任務,多次在關鍵時刻,憑藉個人能力拯救球隊。常規賽對陣不可一世的熱火三巨頭3戰全勝,華麗且不失實用的球風讓人賞心悅目,變相突破,無解拉桿,摺疊暴扣,沒有羅斯不能完成的得分,只有你想不到的得分方式,他能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完成不可思議的進球。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那個賽季的羅斯,也迎來了生涯最偉大的賽季,這個賽季他場均拿下25.0分、4.1籃板、7.7助攻,其中得分排在第7位,助攻排在第10位,是那個賽季唯一一個得分和助攻全部進前十的球員。帶領公牛取得62勝20負的聯盟第一常規賽戰績。這也是喬丹之後20年以來公牛首次常規賽第一。

2011年5月4日,羅斯從斯特恩手裡接過了屬於他自己的MVP獎盃,那時,他僅僅只有22歲,他兌現了賽季初的誓言,他成為史上最年輕的MVP得主。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在那以後,聯盟為了獎勵他的超神表現,制定了羅斯條款,隨之公牛為羅斯開出5年9400萬的頂薪合同,阿迪達斯更是與他簽下13年2.5億的鉅額代言合同。彼時的羅斯,站在了人生的頂峰,為千萬人所敬仰,一時風光無兩。

凋零的玫瑰

2012年4月28日,季後賽首輪公牛對陣費城76人。就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鐘,羅斯突破跳步上籃,那是他最為熟悉的上籃方式。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常,但在他落地的那一刻,羅斯倒下了,他痛苦地抱著自己的膝蓋,最終檢查為左膝前十字韌帶撕裂,羅斯隨即賽季報銷,沒了羅斯的公牛也慘遭黑八。

當時,所有人都沒意識到,羅斯這一倒,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因為這次受傷,羅斯整整缺席了一個賽季。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2013-14賽季,羅斯傷愈復出,就在公牛和羅斯準備一雪前恥的時候,噩耗再次來臨。在羅斯復出的第10場常規賽的那天,在對陣開拓者的比賽中,右膝半月板撕裂,賽季再次報銷,憋著一股氣的羅斯再一次被傷病擊倒,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年輕的後輩庫裡、歐文、威少都在球場上馳騁,看著他們一步步走向偉大,看著那些本該屬於他的榮耀。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又是一個賽季,羅斯再次回到了自己熟悉並且熱愛的球場。但好景不長,2015年2月24日,右膝內側半月板撕裂,季後賽復出,止步半決賽。這一次,人們終於失去了耐心,無數的質疑與謾罵接踵而至。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兩年,羅斯斷斷續續缺席比賽已有兩年之多。兩年足以改變很多東西了,等他再次復出的時候,聯盟還是那個聯盟,儘管他還能在與騎士的東部半決賽中投出三分絕殺,可他已經不再是芝加哥的王,風城的玫瑰凋零了。


2017年4月3日,已經被交易至尼克斯的德里克-羅斯再一次左膝半月板撕裂,又一次賽季報銷,都說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可羅斯不知經歷了多少次傷病與復出。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同年7月25日,自由球員羅斯選擇底薪加盟騎士隊,要與自己多年的競爭對手作隊友,而幾年前正是羅斯打破詹姆斯連續幾年對MVP的壟斷,從他手裡搶得MVP獎盃,現在竟然要為他打下手。他將自尊踩進泥土,其中幸酸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對於羅斯來說,這是他重返聯盟唯一的路。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即使這樣,羅斯依然被騎士交易到爵士,隨後被爵士裁掉。凋落的玫瑰依然被暴風雨無情的沖刷,曾經曾被寄予厚望的他終究敗在命運的魔咒下。

玫瑰重新綻放

對於羅斯的傷病,當時公牛主帥錫伯杜難辭其咎,他的過度使用,是造成了羅斯傷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傷那年,羅斯常規賽僅休息一場,場均出場37.4分鐘(排名第三),總出場時間3026分鐘(排名第三),僅次於詹姆斯的3063分鐘和杜蘭特的3038分鐘。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也許是知道了曾經對羅斯的虧欠,2017-18賽季擔任森林狼教練的錫伯杜向無球可打的羅斯伸出了援手,召喚羅斯去了森林狼。

羅斯始終沒有放棄熱愛的籃球,而他的熱愛也終於沒有再次辜負他。就在2018年11月1日的一天,羅斯所有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就在那個萬聖節的夜晚,羅斯再次震撼了世界,在明尼蘇達的標靶中心,羅斯首發出戰, 全場狂砍50分,最後的一攻一帽,直接讓比賽蓋棺定論。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而在他得到48分後,教練錫伯杜在場邊大聲喊叫著把球交給羅斯,羅斯在最後時刻站上罰球線,執行關鍵的兩次罰球的時候,現場響起了MVP的呼聲,羅斯淚水也是在眼眶中打轉,強忍著情緒罰進了至關重要的兩球,隨後羅斯回到替補席,止不住的流淚。你很難見到一個球員在比賽沒有結束的時候就在場上淚流滿面了,但如果你知道羅斯的故事後,你就會理解這一切。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比賽結束後,羅斯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用毛巾捂面痛哭,不停地揮舞自己的拳頭,現場球迷無不起立歡呼,為之動容,在比賽結束後也遲遲不肯退場。那一刻,時光彷彿開始倒流,羅斯回到了芝加哥聯合中心球館,他依然留著寸頭,身披紅白相間的1號球衣,從斯特恩手中接過MVP獎盃,面對的也是現場球迷山呼海嘯般的吶喊,一種萬人之上的感覺油然而生,真是久違了啊。凋零的玫瑰也在那一刻重新綻開了花蕊。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 2018-19賽季,羅斯場均出場僅27.3分鐘,場均拿下18.0分4.3助攻,投籃命中率48.2%,三分命中率37.0%。球隊使用率27.3%、PRE(效率值)19.5、WS(勝利貢獻值)3.0,三項全都排在球隊第二。
  • 2019-20賽季,羅斯場均出場僅26分鐘,場均拿下18.1分5.6次助攻,投籃命中率49%。在球隊核心格里芬倒下,德拉蒙德被交易後,儼然已經成為了球隊絕對主力。

重新盛開的玫瑰,雖然沒有先前那般璀璨奪目,但卻愈久彌香,沁人心脾。

羅斯再無年少

本賽季的羅斯一頭蓬鬆的亂髮,滄桑的年龐,憂鬱的雙眼,他再也不是那個頂著寸頭,目光堅定,不可一世的少年了,雖然他依然可以扛著球隊前行。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羅斯再也不是那個年少的羅斯,他回不去了,也許他也不想再回去,那怕是回到萬人為之吶喊的時代,但他害怕回去過後這樣一切又將重演,輝煌過後又是冷眼,綻放過後又會凋落,年少的輝煌,曾經的低落,事態的炎涼,歷經人生的大起大落,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那些年少,用來回憶即好,到達不了的巔峰,不要也罷。


人物誌 | 玫瑰有重開日,羅斯無再少年


羅斯沒有巔峰,那只是他的年少,玫瑰沒有凋謝,只是不想那麼耀眼。

詹姆斯評價羅斯:“既然超級英雄被擊倒了,他依然是超級英雄。”即使他不是超級英雄,他依然是我愛的玫瑰,哪怕再也回不去當初的年少,但只要他依然熱愛著籃球,依然行走在追逐夢想的路上,那便已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