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辟穀,用我的說法就是“避谷”,躲避五穀的意思吧!道家主張用“不食五穀”的方法來養生,從而出現仙風道骨,鶴髮童顏,張三丰歷經宋、元、明三朝,在百歲高齡創立太極拳,應該與他常常辟穀、閉關有相當重要的關係吧!

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人的身體健康需要水、陽光、空氣、食物等多個元素,食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千萬不能將健康等同於吃飯,這將是身體過重、身材失形的起因。那麼,一天吃飯的標準是什麼,我覺得先要三餐規律,每天8:00、12:00、18:00必須進正餐,而正餐的多少依下次進食前半小時有飢餓感為標準,不餓的話明天就減輕飯量,餓了就緊閉嘴巴,用舌頭摩擦牙床和上鄂,吞食產生的津液,以消化腸胃內的脂肪降低飢餓感,也可以喝些水,還餓的話就吃些水果吧!

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標準體重,指“身高(公分)—105=體重(公斤)”。要保持標準體重,就先從意識上、理念上減輕身體對穀物重量的依賴,可以從水果、牛奶、肉類、山藥粉等低脂肪食物中吸收營養,數量以支撐大腦正常思維、身體保持平衡就夠了。大家可以觀察樹木,參考植物的生長方法,他們依賴水、空氣、陽光也可以長成參天大樹,而且年輪細密,歲月久遠。試著作一個大膽的推斷,在這個食物充足的時代,也許吃的食物越少,人的健康程度會更高!

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現代科學以顯微鏡的出現、發現了細胞為起點,人們總是以看得見為科學標準,可是我們也要相信看不見的領域或許更大,吃出飽的感覺不等同於吃得健康。我們要試著感受自己的腸胃裡,以氣、津液、食物等三種成分組成,而不能是一味地追求吃飽,以至於腸肥腦滿,造成個人體質“三高”,體力和智力就會出現退化趨勢!

淺談“辟穀”與保持標準體重

當然,生命在於運動,辟穀更要堅持運動,我給的參數是每天一萬五千步,在降低食物重量提高食物質量的同時,運動可以加強身體對食物的充分吸收和利用,身體在輕型運轉中會製造出更加優質的能量,讓人們的體重更標準,讓自我的體型更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