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你會不會在某個時刻突然驚醒,一種惶惶然突如起來,開始焦慮,生活中的舒適感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

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我很多時候都處於一種茫然當中。也許是從小對父母爺爺奶奶輩省吃儉用的習慣感染,我會越來越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富餘的生活,似乎是物質才能給美滿生活一份保障。所以學海行舟,所以奮力拼搏。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歷經高考失利,熬過了考研的孤獨,終於考上某985高校研究生;通過一場場活動的歷練,終於不再是那個在臺上漱漱發抖的小姑娘。作為一名90後,15年加入某商業銀行。學的是經濟類,頂著“管培生”的帽子經歷了從基層櫃員到後臺機關人員的轉變。2017年在九龍湖父母的贊助下買了一套房(首付全是家裡出的,自己沒掏錢),今年買了代步車。到手月收入默默從3k漲到1w。年終獎和其他各項福利林林總總,年收入20w左右。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這個收入,在二線省會城市,怎麼也得左手星巴克、右手名牌包包了吧?等等,付款前先盤算一下。每個月房貸車貸、租房、、吃飯逛街、孝敬父母。平時再買個手機、電腦或者是個貴點的包包化妝品,能攢下來的也就是年終獎了。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遇上“三十而立”,帶來的不是內心的從容而是日益慌張。我不夠努力嗎?加班到九、十點是家常便飯,做著一個又一個方案,策劃一場又一場培訓。也得了很多個內外部的獎項。這四年從初出象牙塔時的青澀到現在的雷厲風行,付出了努力也獲得了成長。可是身邊的衝擊總比成長更快。昔日的同學、同事,誰誰誰開公司賺了一桶金、誰誰誰單位分房了、誰誰誰季度獎6位數,誰誰誰又升職加薪了,誰誰誰是富二代。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升職之路艱難,不升職這薪酬也差不多到頂了。跳槽?小地方機會比不上北上廣深。侷限性太強,而且去其他單位做後臺人員也不過如此。換其他崗位?沒有相關經驗的“新人”在哪都不吃香。做斜槓青年?12個小時的工作後已經精疲力盡,更別提提升自我、兼職獲酬了。看著自己卡上5位數的存款和苦苦熬著漫漫的提拔之路,內心無比慌張焦灼。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然後迷迷糊糊的過了很多個日子。機緣巧合陪一個朋友去見心理醫生,醫生推薦張德芬老師《遇見未知的自己》。之前不願意讀這樣的雞湯,可是細細讀下來卻豁然開朗。我們每天的焦灼不過是害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與其害怕,不如直面它,最差也不過是我們現在已然很美滿的生活。於是明白,愛、喜悅和和平才是生活的真諦所在。要時刻審視自己的內心,不在不可改變的東西上浪費能量,把精力放在調整和提升自我上。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我焦灼不過是因為不想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一生,不想垂暮時回首留有遺憾。才二十幾歲三十歲,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追逐、去改變、去為未來創造不可能。到了瓶頸就去突破,沒有精力就逼迫自己去努力。至少,曾經努力過。這才是書中所說的“直面它”的真諦吧!

很喜歡範範的《最初的夢想》,“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回頭看,這種焦灼,正是督促自己在美好芳華去努力、去奮鬥的青春力量。

在二線省會城市月入過萬的90後怎樣克服焦灼—《遇見未知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