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我:來年我有一個哲學夢

陳耀我:來年我有一個哲學夢

我有一個夢,如果時間流到2020年。我決定用一年時間,攻破哲學,形成自己的哲學觀。有自己對世界,人類,和宇宙萬物的一個認識。而不像現在,今年陸續看了許多哲學書籍,雖然能看懂哲學,卻很難形成自己的東西。

拿文學來說,或者很多人覺得我缺乏天賦,那一年也就是2016年,我開始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開始寫了東西。

看書從《悲慘世界》開始,我記得這輩子看的最認真的書就是《紅樓夢》,那時無論睡覺,還是走路都是在紅樓夢故事裡面,那段時間,也形成了我如今的睡眠習慣,每晚都是在夢中度過,甚至影響了自己身體往後的一個原因。

在寫作這一年我遇到了莫言,福克納,我喜歡外國的作品,指的翻譯。閱讀他們的,能給我帶來思考。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慢生活的人,當然我做什麼事,跟看書不一樣。我總覺得中國很多作家的書,看起來像流水賬,雖然我寫不出,讓我了心情浮躁,不能給我靈魂上帶來一把枷鎖,牢牢地把我鎖起。我喜歡福克納,是因為他能給我浮躁的心帶來平靜和讓我沉默在書齋裡的快樂的模樣。我大量模仿他的《我彌留之際》《八月之光》,記得那段時間給人看,他們不知道我寫的啥東西。可是我自認為自己有很高的天賦,因為我明白智力開發晚。二十多歲的樣子,還不知道世間有作家這稱呼,只知道有寫作。雖然在學校上學十多年,可是啥病句,標點符號完全蒙的。數著日子,快要奔三了,今年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的文學觀,我付出了三年。感謝自己。

在那段時間,我照樣學習。寫作完全融入了我的骨子裡,我無法擺脫她,就像吃飯一樣。儘管身體不好,照樣繼續。年底,我才明白啥是小說,原來寫作的藝術就是,把假的寫成真的。今天我明白,寫作,不是記錄生活,而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所謂的哲學。

今年陸續閱讀了許多哲學,哲學可能在很多人心裡覺得浮躁無味。我發現哲學,讀得懂,還是很不錯,也像故事一樣,給人舒服,思考。哲學我一直喜歡,我所崇拜的哲學家,是薩特,三年前知道了薩特。那時達不到,今年閱讀起來,才發現很舒服,不會給我帶來承重的負擔和枯燥。還有叔本華,也是我喜歡的。我覺得叔本華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是我所仰慕。哲學就像我當初看《浮士德》和《哈姆雷特》《紅樓夢》所帶來的一個幸福感。如今我每次碰到自己喜歡的書籍,感覺好像小時候渴望吃一頓米飯一樣,那麼使我高興和幸福。

眼看今年要結束了,我卻還在離理想的邊緣掙扎。如果來年問我的計劃是什麼?我不會謙虛,我會告訴這個世界。來年,我只希望自己能在哲學的範圍有所突破,形成自己對這個宇宙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