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牧馬人》

朱時茂主演的電影《牧馬人》,在37年後的今天翻紅,很多人表示:

“真嚮往那樣美好的愛情!”

但其實,這部電影的主旋律並不是愛情,愛情只是一條線,串起了國、家和個人命運這樣三個更厚重的主題。

牧馬人式的愛情令人嚮往,牧馬人式的人生哲學,更值得深思。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1.是什麼力量讓許靈均放棄上億家產?

故事要從許靈均小時候講起:

當年,他的父親不滿自己的封建婚姻,為了追求自由和愛情,毅然拋棄了妻子和兒子。

許靈均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11歲。

再見面,是30年後,41歲的許靈均在北京見到了父親。

此時的父親是一家大企業的董事長,坐擁上億資產。父親想讓許靈均跟他去美國過好日子,還可以帶上妻子和孩子,但許靈均拒絕了。

他寧願在大草原的一個小學做老師,過清貧的日子,也不願意去美國,為什麼?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許靈均和李秀芝

對於這個問題,電影裡的這兩段對話可以很好地作答。

第一段對話,發生在許靈均去北京見父親之前,許靈均和妻子李秀芝之間。

李秀芝:“你走不了,我心裡有數。”

許靈均:“為什麼?”

李秀芝:“你捨不得小學校的孩子們,捨不得老鄉們,郭pia子,董大爺,還有你捨不得‘她’!”

說到“她”,他們的目光都轉向了一副中國地圖。

李秀芝知道,許靈均最捨不得的是祖國。

第二段對話,發生在許靈均和父親之間。

父親許景由:“你們好像都很關心所謂國家大事?”

許靈均:“因為在中國,國和家的命運關係太密切了,國的命運也是家的命運。”

父親許景由:“在外國,講競爭,講個人榮譽。”

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多少人的心裡裝著國家的命運呢?我們想的,都是個人的成敗,是賺錢,過好日子,可在許靈均的心裡,裝著“國”。

寧願回草原教書,也不願意去美國繼承上億家產,對兒子許靈均的這一選擇,父親開始並不理解。

不過,許靈均這樣一席話,最終還是獲得了父親的理解和支持。

許靈均說:

“我不能在人民前進的時候離去,畢竟人不是單純為了物質而生活,我要和人民一起去爬坡。”

是什麼力量讓許靈均放棄了上億資產?是對祖國的熱愛!

這是電影的第一層主題:國。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2.“牧馬人”式的愛情和婚姻,為什麼我們嚮往卻不認同?

現代人結婚講究“圓滿”,這主要包含物質和情感兩個方面:

在情感上,彼此要相愛,至少要相互喜歡。

在物質上,要有房子、車子和存款。

認為只有具備了所有這些的條件,才能夠去結婚,也才算像樣的婚姻。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只有一個碗

按照這個標準,許靈均和李志秀結婚時的“條件”太差了:

從情感上說,認識當天就結婚,毫無感情基礎。

從物質上看,破屋一間,一個鍋,一個碗,一雙筷。

這貧窮程度簡直超出我們的想象。老鄉們看不下去,有大娘送了一個鍋,還有一些人共同湊了20多塊錢。

就是這樣倉促、簡陋、貧寒的婚姻,後來卻非常地幸福。兩個人彼此關心、支持,家裡的物質條件也一天天好轉。

對“許靈均、李秀芝”式的愛情和婚姻,現在很多人都充滿了嚮往,卻又不認同,為什麼?

有網友說:

“現在哪還有秀芝這樣的傻姑娘!現在誰嫁人不把金錢當作標準,她就是傻子!”

我猜這網友是個男人。

有網友說:

“作為女人,我願意做一個真心的傻子,可是男人並不懂得珍惜這樣的傻子。”

也有網友說得更加直接:

“不是每個李秀芝,都能遇到許靈均!”

你看,本來是有傻女人的,可是,傷了女人心的男人們讓女人不敢再犯傻。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夫妻同心

在電影裡,許靈均和劉秀芝這對夫妻是一心一意在一起,是相互成全,是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家庭共同努力。

可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夫妻之間正在失去這樣的“一心一意”。

兩個人雖然在一起,但兩顆心之間卻總是隔著什麼,或者是感情不夠深,或者是因為錢相互防備。

夫和妻之間的鏈接,是一個家庭得以穩固的根基,如果這根鏈接足夠堅固,這個家庭就會越來越旺,相反,只會越來越衰。

沒有物質基礎,許靈均和李秀芝卻擁有了最美的愛情和最幸福的婚姻。

如今的我們,有了物質基礎,卻找不到愛情了,甚至覺得自己都不配擁有愛情,說到底,是我們的心被金錢綁架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金錢成為必須品,追求賺到更多的錢成為欲罷不能的“癮”。金錢讓我們相信,只有賺到更多的錢,生活才可以變得美好。

我們不斷地賺錢,不斷的消費,走在一條並不知道終極去向的路上,卻深信這一切都是對的。

《周易·繫辭上》有言: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這意思是說:

“如果兩個人同心協力,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

比如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許靈均和李秀芝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卻經營出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這就是“同心”的威力。

這是電影的第二層主題:家。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3.飽嘗命運不公正對待的許靈均,卻選擇了“接納”

電影裡有一個片段很讓人揪心,因為是資本家的兒子,許靈均被劃成了右派,吃盡苦頭。尤其是內心的絕望,讓他想到了死。

有一天晚上,睡在馬廄裡的許靈均,看到一個拴馬的繩套,就想到了死。

那晚,他抱著一匹馬痛哭了一場,才總算熬了過去。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痛哭的許靈均

他是資本家的兒子,這沒錯,但父親早就拋棄了他,憑什麼他要因為這個自己不能決定的出身受罪呢?

如果我是許靈均,我會抱怨。

可是,在經歷了大半生的苦難後,許靈均沒有抱怨,而是“接納”了自己的命運。

“接納”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可以精準表達許靈均對待命運的心態:

接納不等於妥協。

妥協有無奈的意味,是不得不接受。

接納是積極的,是接受但不抱怨,甚至帶著一些平靜的歡喜。

許靈均為什麼如此豁達?

借用他自己的話說:

“祖國、人民、勞動、大自然,給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氣!”

一方面,因為經歷了時代的動亂,所以在國家越來越好之後,許靈均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另一方面,在經歷人生的低谷時,許靈均的身邊總有一些人在溫暖他。

許靈均剛開始在農場放馬時,鄰居董大爺和大娘,送來兩大碗熱呼呼的飯,還叮囑說:“吃飽飯,不想家。”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熱乎乎的飯,暖人心

還有最暖老鄉郭pia子,以及一起放馬的鄉親們,在得知許靈均又要被抓走批鬥時,一起想辦法幫他躲過了一劫。

悲苦的命運,讓許靈均吃夠苦頭,他也曾絕望過。

可是,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給予了他足夠的溫暖和支持,讓他相信這世界的美好,這是支撐他選擇接納命運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人說,決定我們一生悲喜的,不過是身邊為數不多的幾個人。

這在許靈均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那個時代,每個人的心都是“熱乎乎”的。

在這個時代,我們好像正在失去這樣的“溫度”。

接納自己的命運,無論是怎樣一種命運。

這是電影的第三層主題:個人命運。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4.一部《牧馬人》,一場“靈與肉”的抉擇

電影《牧馬人》的故事,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其故事核,就是一場靈與肉的抉擇:

靈,即靈魂,指精神、情感。

肉,即肉體,指物質、金錢。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許靈均

許靈均,這個過了41年苦日子的男人,忽然見到了自己的父親,一個坐擁上億資產的企業家。

一個重大抉擇,也擺在了他的面前:

一邊是上億資產,是要什麼有什麼的富豪生活。

一邊是做小學老師,還是在貧苦的大草原。

如果這樣一個選擇放在今天,放在你我面前,我們會如何選擇呢?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許靈均選擇了“靈”,並且是毫不猶豫地。

在許靈均的“靈魂”裡,有堅定不移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對家人、對鄉親的深愛,這些“愛的信仰”,讓許靈均內心篤定,所以面對金錢的誘惑絲毫不為所動。

如今時代變了,可是“靈與肉”的鬥爭從未停止。

如今我們面臨的考驗是,在努力賺取更多金錢的同時,怎樣守住內心對“愛”的信仰?

我們追求更好的物質條件只是方法和途徑,我們最終想要的還是幸福,不是嗎?

《牧馬人》式的美好愛情,為什麼很多人嚮往卻不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