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站長的“雙城故事”

本網訊(通訊員吳邊、趙捷)工作在荊州,穿上藍色的制服,她是無所不能的“超人站長”,獲獎無數。換下工作服,她是一位母親,家在武漢,想為家庭擔當應盡的義務。

捨得了這頭,舍不下那頭。她以一位中國母親的勤勞,照顧著兩個“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演繹“雙城故事”。她就是楊莉,中石化荊州荊沙加油站站長。

“有事就找我們”

中石化荊沙加油站位於荊州市沙市區的北京西路,這是站長楊莉工作的地方,也是她在荊州的家。

既然是家,就得裝扮一番。便利店內,擺放著用礦泉水瓶子製作的盆栽;工作區的牆上,掛著用彩色油漆塗鴉的廢舊輪胎;走廊上,貼滿了員工們的照片,笑容洋溢。

女站長的“雙城故事”

楊莉(左二)和同事們的合影

一名客戶走入易捷便利店,“有筆賣嗎?”“有!”,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很高興。他說,自己在政務中心辦事,但是筆少了,就出來找。“附近小賣部都沒有,看到了中石化,我覺得應該會有,就來了。”

站長楊莉說,荊沙加油站是荊州的一座7S樣板站,她的目標就是要在客戶心中樹立“有事就找加油站”的印象。

到荊沙站加油的大都是老客戶,為提高燃油寶銷售,楊莉要求員工每賣出一組燃油寶,就與客戶合影紀念,並贈送飲料1瓶,再以發朋友圈和客戶微信群。

有的照片“莊重嚴肅”、有的照片“輕鬆活潑”。客戶們樂此不疲,甚至拉著親友一同照相。

“我們這裡一組燃油寶是6瓶,客戶一般一次只加兩瓶,剩下的通常往車上一放,什麼時候記起來什麼時候再用。”

女站長的“雙城故事”

燃油寶存放櫃是荊沙加油站的一個特色

楊莉專門在加油機旁放了一個櫃子,併購買了燃油寶套盒,寫上車牌號,用來存放客戶用剩下的燃油寶。

穿上制服,她就是“超人”

42歲的楊莉在中石化已經工作25個年頭,多次獲得湖北石油“十佳站長”,去年還獲得了集團公司“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2014年,她前往荊沙大道加油站任站長。這是一個新站,只有6名新員工。楊莉日夜駐守在站,從籌備開業到正式營業的38天裡,一刻也沒離開過。

為了讓新員工迅速成長,工作的同時見縫插針地培訓。手把手地教員工加油、髮卡、做賬、計量,做好設備和安全管理,還到處補缺查漏,充值、加油、檢查設備、整理貨架……每天,從清晨6點多一直忙到深夜十一二點,就像一臺上足了發條、不知疲倦的“機器”。

當年5月8日,楊莉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也沒有休息一天,雖然很累也很想家,但看到站裡銷量一天天上升,看到員工一天比一天熟練,感覺累並快樂著……”

2015年,新站走上正軌後,楊莉被調任荊沙站。次年,荊沙站進行油氣回收系統升級和形象改造,楊莉把一張行軍床放進了倉庫,親手參與升級全過程。

除了日常工作外,她還是湖北石油計量、安全及設備管理的兼職講師。數年來,楊莉給同事們講了百餘節課,經常是白天講課,夜晚回站還要工作到深夜。

同事們說,穿上工作服的楊莉,就是一個超人,沒什麼事搞不定。

她是個“無助”的母親

楊莉的老公和兒子都在武漢,有時週末,她會坐火車和家人團聚。

對於丈夫,多年的夫妻能夠相互理解,但對於兒子,楊莉覺得虧欠太多。

她說,當年兒子初升高時,自己給出了錯誤的建議,讓兒子沒能讀更好的三中。兒子高中三年,學校會定期組織家長上晚自習,她從沒有去過。今年兒子高考,她想提供有用的建議,彌補自己當年的過失。“但我拿著高考報名指南,卻完全看不懂。”

高考前,楊莉下決心在前一天趕回武漢,“他父親在考點旁的賓館開了間房,父子兩人晚上9點從家裡出發去賓館。我要趕在9點前到家。”

但6月7日,端午節恰逢高考,中石化加油站做營銷活動,頭一天要備貨,事情很多,楊莉以最快的速度做準備。6日下午5點以後,楊莉就不停看錶,但手頭的事還沒完。

看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楊莉有些急了,“高考之前,我想給你祝福,都給不了。”

女站長的“雙城故事”

回憶起兒子時,堅強的站長淚眼婆娑

做完工作的一瞬間,楊莉抓起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直奔火車站。19:06,她趕上了開往武漢的動車。

20:15,火車到達漢口,她扒開人群跑向地鐵站。

上了地鐵,她給丈夫打電話:“你們等著我!”

21:30,終於氣喘吁吁跑到了家門口,擦乾眼淚,整了整頭髮,儘量看起來像若無其事,才敲門。此時,丈夫和兒子已收拾好行裝,在等她。

一家三口到了地鐵站。一路上,楊莉跟兒子只說了一句話:“要開開心心地去考試。”其他的話,她不敢多說。

丈夫拿著行李走在最前面,兒子揹著書包在中間。楊莉跟在後面,望著兒子的背影,忍住了眼淚。

到了地鐵閘口,楊莉沒有進去。兒子回頭對她說,“媽媽,你回去吃飯吧。”

“我不餓,你跟爸爸去賓館準備考試,一定要開開心心。”

父子兩人離去了。楊莉站在閘口外,用手機不停拍著兩人的背影,直到他們消失在轉角處。

女站長的“雙城故事”

兒子高考前一天,楊莉趕回武漢,跟在兒子後面拍下他的背影

當晚,楊莉不知怎麼回到了家裡。她拿出手機看著兒子的照片和視頻,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換下工作服,她是一個普通的女性,有時甚至是不合格的母親。但她不後悔。

多少次,有人說,“去武漢吧。憑你的能力和經驗,在武漢找個事不簡單?”她拒絕了。

楊莉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荊州人,“從一個小姑娘到現在,我的青春全都在這裡,離不開這裡了。”

這裡,不僅有她的事業和情感,更有著生命上難以割捨的聯繫。她選擇留在荊州,留在中石化加油站,演繹自己的“雙城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