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現在上學,孩子的壓力特別大,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壓力有時候比孩子還大。有人或許會問,孩子上學,你有什麼壓力?我只能呵呵一笑,搖著頭對他說,現在的上學,可不單單只是在考驗孩子,更是在考驗家長。


前一陣子,我有個朋友,小孩眼看著大班就要畢業,馬上就要面臨幼升小的問題,家長比孩子還急,為了能夠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學校,不惜花大價錢買了一套學位房。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相信,像我朋友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但是我們今天不談房子,談談自己,談談孩子。


幼升小,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麼?


現在的考試不單單是在追求分數,還在考驗孩子們的一些綜合性應用能力,體現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一下。拿今年的一些小學的入學考試題來舉例說明吧。


“一個80歲的老奶奶考上了大學,請談談你的想法?”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作為小學生的孩子,如果是第一次碰見這樣的題是不是有點蒙。往往這類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答案性的指導方向。我們家長可以把自己想成孩子,如果是我們來答這類題,會怎麼答呢?我們肯定是從“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這些方面展開來說,對吧。可是孩子們瞭解這些麼,如果我們沒有給孩子教過這方面的知識,孩子是不是就不會回答了。在孩子的思想裡,80歲的老奶奶是不是應該在家曬著太陽,看著電視呢?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兩個商家同時在做活動,甲商家的價格比乙商家便宜20%,乙商家的第二件產品是半價,請問哪一家划算?”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說真的我當時看到這個題時,想了一會才得到答案的,如果孩子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的話,肯定不知道答案。可是你說它考的超綱了嗎?我覺得又不算超綱,因為這說白了,可以把這道題看成是生活常識或者小技巧。現在的雙十一不是很火麼,我們這些爸爸媽媽每逢雙十一都是通宵達旦,奮筆疾書,看哪些產品搭配、哪些優惠券組合使用最划算。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興高采烈購物時,帶上孩子,給孩子簡單的講解一下計算的過程,孩子是不是對這道題就有不一樣的答案了。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蒙娜麗莎的畫,談談你的看法?”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對於孩子而言,如果平常沒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學習的話,沒有一定的積累和輸入的話,他很難在這方面談的那麼深。


上面的這些例子雖然看上去完全沒有聯繫,但是仔細把它們串聯起來,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們應該是能接觸到的,這就是對孩子綜合性應用能力的一次考試。


幼升小,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麼?


除了前面說到的那些日常應該灌輸給孩子的綜合性知識以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因為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和小學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孩子們從靠玩耍學習變成了坐在枯燥的課堂中學習;從身邊的五顏六色變成了單色的黑板;從一群小朋友坐在一起,變成了身邊只有同桌和前後排。這些陌生的變化,都會引起孩子的種種不適。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呢?我想無非是從以下這五個方面下手:生活自理能力,聆聽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運動能力,管理學習用品能力。


有些家長肯定會問,難麼怎麼去做呢?在此,我送給大家四個錦囊,希望對大家有用。


幼升小四大錦囊:

錦囊一:調整作息規律。

錦囊二:培養學習習慣。

錦囊三:學習與人相處。

錦囊四:提高自理能力。


光拿錦囊不會用怎麼辦,不要怕,後面我還會說道使用錦囊的口訣。


幼升小錦囊口訣:

第一步:放好書包,換鞋衣;

第二步:講究衛生,把手洗;

第三步:一定喝水,吃東西;

第四步:趕緊坐定,先複習;

第五步:再做作業,心有底;

第六步:檢查對錯,需仔細;

第七步:明天學啥,先預習;

第八步:收拾準備,好歡喜。


個人覺得第四步和第七步尤為重要,好的複習和預習習慣,會為孩子今後的長遠發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細節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成敗。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作為家長,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相信老師,並且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要維護好老師的權威,作為我們的“教育合夥人”,我們要一同向同心;


其次,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還要講究教育策略,不能一味的打罵孩子,要多觀察孩子,多瞭解孩子,看看自己說的、教的孩子都理解了沒有,這樣多溝通,慢慢的我們家長自己就能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教育方式,通俗點說,就是因材施教;


再次,就是家長們最起碼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論,這就要求家長要關心國家的一些導向,比如說現在,國家不單單只是關心學生的分數,更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國學內容已經在慢慢的滲入到小學的課本當中,如果我們家長了解了這些,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是不是就會穿插著給孩子教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等到孩子在學校中再次見到這些內容時,不會感覺到不適。這和我前面說的例子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在日常多教授孩子一些課外知識,讓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最後,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在家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家長們更是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千萬不要出現孩子在那讀書學習,你坐旁邊看手機打遊戲的情況。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和大家說說,幼升小不單單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當然這個事情可不單單指買學區房,其實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幼升小,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麼?


作為父母,我們要學習的也很多,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更為重要。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時代在進步,孩子也在進步,我們的步伐不能停止。我們也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榜樣。


“幼升小”背後,我們需要準備的事情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