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現代園林,東周社帶你看離堆古園前世今生

我們對於“公園”這個概念是熟悉的,每一座城市都會有一個或者幾個有代表性的公園。

成都城裡公園不少,最著名的莫過於人民公園,人之前叫做“少城公園”,據說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被稱作“公園”的公共場所。說到都江堰的公園,那一定首推都江堰景區裡著名的離堆古園了,這個離堆古園不僅擁有非常優秀的園林資源,號稱“川西第一園林”,而它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也使得它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水文化主題的紀念公園。無論你是問道青城山,還是拜水都江堰,離堆古園一定不能錯過。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離堆古園就在都江堰著名的南橋旁邊,也是都江堰景區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處典型的川西風格突出且別有情趣的園林建築群。離堆古園大門有這麼一副對聯:

“完神禹斧椎功,陸海無雙,河渠大書秦守惠;

攬全蜀山水秀,導江第一,名園生色華陽篇”。

這幅對聯是民國初期四川省省長鄧錫侯在參觀了離堆古園之後留下的墨寶,他上聯讚頌了李冰的治水功績,而下聯就是驚歎於離堆古園的絕美景色,稱離堆古園能一攬蜀地的山水之秀。能將離堆古園的美與李冰的治水功績相提並論,也說明了這離堆古園在都江堰歷史文化背景中的份量有多重了。離堆古園整個的佔地面積不算大,大約90來畝,如果單從這面積來說它並是不一個大型規模的公園,但它裡面的內容卻異常的豐富,只要你走進了這個古園基本上能夠體會到步步是景觀,處處是故事。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在早之前,離堆的堆不是斜玉旁的堆,而是石字旁的碓,這個“石”字旁的碓字可以形象的說明和體現它是一座獨立的山體。《史記·河渠書》關於離堆是這麼說的: “於蜀,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離堆最初是與玉壘山是相連一體的,李冰在研究當時的水利現狀後發現,正是這塊山體的阻礙,導致了洶湧的岷江只有一個水流出口,很容易形成洪水。於是,他帶領堰工們用火燒水澆的方式,將玉壘山開鑿出了一個缺口,讓岷江之水分流到了成都平原,而這個缺口就是現在的寶瓶口,被剝離出來的這個獨立的山體就是離堆了。現在站在離堆的高處,也就是被稱作“觀瀾亭”的位置,就是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絕佳的地點,前望是“深淘灘”的飛沙堰,左望是“低作堰”引流而出的外江出口,右望便是“離堆鎖峽”的寶瓶口,而這個地方也是每一位來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觀的人必到之處。園區裡面又有許多風格各一的小園景,“清溪園”、“錦江園”、“安瀾園”等,這種大園林含小園景,宏觀和微觀都具觀賞價值的佈局,在整個川西園林藝術中都是得天獨厚且獨一無二的。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離堆古園由離堆而起,如果把離堆比作是這座古園的心臟和起源,那麼整個古園的形狀也呈扇形分佈開來,很像是一個沖積平原的樣子。以離堆為核心順勢而下,就是現在離堆古園的中軸線幹道---“堰功道”。堰功道應該是目前離堆古園中最年輕的一條道路,道路兩旁矗立的十二尊青銅雕像古樸凝重,他們分別是從秦漢至清朝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他們與離堆上伏龍觀裡陳列的李冰石像交相呼應,構成了一幅長達兩千多年的都江堰治水歷史畫卷。然後,我們再將中軸線以東西劃分,古園的東邊緊鄰寶瓶口支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岷江的內江;那西邊就是另一個重要的園區組成部分,漂亮的川西園林。你看哈,自古以來

中國園林崇尚 “山以水為脈,水以山為面"“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自然的風格,而這離堆古園之所以被稱作“川西第一園林”就是得益於與山與水的相依,所以它也就成為天地合一、妙趣天成的自然園林典範。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宋朝是中國文化的鼎盛時代,離堆古園在宋代曾經是有一個非常浪漫的名稱“花洲”。花洲的盛景我們現在不得而知,從南宋詩人魏了翁在《永康軍花洲記》中的表述我們還能略知一二:

“古木樛(jiu)翠,危堞(die)突立,長橋臥空,奇雲落霞,杲(gao)石霽月,隨境變態,應接不暇”。

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的學者,在他看來,這花洲因為花卉的簇擁疊加,以及安瀾索橋和園區景觀的映襯,不管在日出還是日落,不同的時間都能呈現出不同的景緻,讓觀者心曠神怡、應接不暇。那到了清末的時候,受實業救國浪潮的影響,“花洲”被改為了“桑園”,民國初年還在園區裡設“桑蠶局”。隨後,古園又改為人民群眾都可以來參觀瀏覽的公園。然後隨著不斷地擴建和修善,到了1932年公園初具規模,並請郭沫若親筆題寫了“離堆公園”四個大字。直至現在,離堆公園的範圍還在不斷擴大,涵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玉壘山,整個區域也統稱為都江堰風景區。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其實在離堆古園裡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獨有的園林特色,你可以看到很多上千年的樁頭、盆景,也可以欣賞到小橋流水,移步換景的別樣景緻。作為“川西第一名園”,離堆古園絕非浪得虛名。幾十年前,就在電視上熱熱鬧鬧地火過一把,就是因為中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西遊記》。當年祖籍四川的楊潔導演在拍孫悟空大鬧五莊觀時遇上了一個難題,去哪兒找一棵樹冠如雲、虯枝似龍的人參果樹呢?攝製組全國各地到處找都沒有合適的,結果在離堆古園裡,楊潔導演看到那棵著名的張松銀杏,然後馬上就拍板,就它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人參果樹”!。這棵銀杏相傳是由三國名士張松親手所植,就是那個帶著地圖力主劉備入蜀的張松,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現在這棵張松銀杏就栽種在堰功道旁。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其實,離堆古園裡瑰寶眾多,一些遊客直接從堰功道就奔伏龍觀去了,可能錯過了更美的園林風景,我個人覺得,最美的一個區域應該就是離堆古園中的清溪園,這個清溪園就在堰功道旁邊,佔地8000多平方米,屬於典型的川西自然園林。它的格局園景運用了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框景、障景、借景等經典裝飾手法,構成了遠近高低,上下左右不同的視覺美感。其次,清溪園裡川派盆景、樁景種類繁多,猶如一個實景的博物館一樣,呈現了川派盆景的集大成之作。你比如離堆古園中著名的 “六大樁頭”,除了張松銀杏外,其餘五件紫薇花瓶、紫薇屏風、玉瓶迎賓、烏龍出岫和紫薇佛掌,都擺放在了清溪園內。這五件寶物全都有千年以上的樹齡,其中極為珍貴的紫薇品種就佔了三件。現在我們站在這些千年樁頭前,看到千年前的藤枝已經交融成了一體。如果趕巧,特別是春夏季節,紫薇花開,真的讓人不得不感慨這巧奪天工的技藝,以及古人審美情趣的那種高雅與智慧。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从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现代园林,东周社带你看离堆古园前世今生

離堆古園就像一個能回望都江堰發展和變化窗口,從宋代的“花洲”到如今的現代園林,一代又一代的都江堰人把對先輩的歌頌和對美的追求留在了這裡。當我們走在這曲徑通幽的古道上,撫摸著已交纏為一體的樁頭古藤時,或許還能感受到時間留下的痕跡,感受到歲月積澱留下的從容和淡定。

東周社《遇見都江堰》第二季第十三集《離堆古園之花洲逸趣》將於1月18日(週五)晚上11:00成都電視臺一套《成視新聞》之後播出。愛奇藝、東周社微信公眾號、蜻蜓FM同步播出,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