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沙漠,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干旱荒凉的地方,是水源十分稀少的不毛之地,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去沙漠探险,感受沙漠另类的独特魅力。有极少数的沙漠会有绿洲的存在,但即便如此,在沙漠上人类是很难长期生活下去的,更别说在沙漠上种植农作物了。可世界上总会有颠覆常规的存在,在一个亚洲国家,境内居然拥有一片“与众不同”的沙漠,因为在这片沙漠上,竟建了一个农场!

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这片沙漠叫做瓦迪拉姆,可能大家听起来会觉得很陌生,其实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月亮谷”。可能这么说,有不少人知道月亮谷是哪里了。之所以叫做“月亮谷”,是因为瓦迪拉姆属于典型的纯沙沙漠,有一些被风化的岩石仍旧屹立在沙漠上,看起来就很像月球表面。

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月亮谷作为沙漠著名景点,吸引了不少喜欢沙漠的背包客,包括之前小编在旅途中无意结识的驴友。这个驴友是个沙漠狂热者,月亮谷自然而然也列在了他的名单之中。据他讲述,约旦是一个“沙漠”国家,沙漠占了国家绝大部分面积,导致国家的气候干旱,年降水量极少。但为了谋求发展,约旦即便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要发展农业的决心,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就像是天方夜谭。

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可是约旦却真实地做到了,瓦迪拉姆沙漠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片沙漠的中部,驴友看到了这个国家最大的混合农场,农场名字就叫做拉姆农场。驴友听当地人说,在1986年农场就已经完全建成,占地面积有2000公顷大。而在农场里,种的并不是沙漠植物譬如仙人掌,而是种着人类可食用农作物,也就是谷物、蔬菜等等,还包括了牧草。

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看到这个场面,驴友倍感神奇,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在沙漠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建起如此大规模的农场?当地人告诉驴友,虽然瓦迪拉姆沙漠在一开始看起来是一副寸草不生的模样,但其实在沙漠地底下,含有一个巨大的含水层,这个含水层一直蔓延到边界的山脉下,而约旦大部分的水源,都是从这里获取的,其中涵盖了居民用水。而农场的种植者,就是利用这点从30至400米深的地下抽取了水源来灌溉农作物。

亚洲小国在沙漠上建起大型农场,还成了国内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

最让人觉得惊奇的就是当地人还能做到把农作物规划成一个又一个的“大圆圈”,在规划有序的情况下再通过特殊的灌溉技术,让农场所有的农作物都可以充分吸收到每一滴水,采用的灌溉技术和农业方法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就是这片沙漠上的农村,成了约旦主要的粮食供应来源,所有农产品会通过卡车通向数百公里以外的首都安曼,或者其余城市,因此来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小编觉得当地人也是敢想敢做,才能做到在沙漠上开一个如此大型的农场。对此,大家又有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