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這部電影被譽為雄性荷爾蒙爆棚的影片——顯然不是因為片中男人多女人少,或是主要角色是男性——雖然它講的故事的確是以三個男人為中心的。
  •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稱得上是“爽劇”,即男主鋤強扶弱,大殺四方,一路高歌猛進,踢掉絆腳石,甩翻惡走狗,砍掉小BOSS,直至打敗大BOSS。途中雖遇阻礙,但這些無非是用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以及塑造男主正義又強悍的英雄形象的。臺詞對白頻率高且用語精煉,具有乾淨利落嘎嘣脆的視聽效果,也加強了“爽”的感覺。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可簡單理解,亦可過度解讀
  • 應該說,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與某些隱喻表達得並不晦澀。原著小說的標題就叫《盜官記》,寫的是上世紀40年代的事兒,最初動筆時間也是那個時候,最終完成於上世紀80年代。其作者在30年代就已是中共地下黨員,1949年以後在四川省委工作,做過宣傳部副部長,寫完此小說時已年近七旬。因而小說的主旨明確,反映的乃是舊時代民眾反剝削反壓迫的鬥爭,指導思想亦即紅且正,乃是槓槓的馬列主義唯物史觀。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從小說到電影,其思想內涵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只是電影當中突出強化了張麻子的形象,大力渲染了他鋤強扶弱、打土豪分田地的實際行動,並用他的臺詞“公平,公平,還是TMD公平”來點題。再就是影片將時間提前到辛亥革命後不久,即1920年,同時以臺詞“已經把稅徵到民國90年了,也就是2010年”來配合上映時間——2010年賀年檔。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一部電影夠不夠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故事、內涵或延伸意義能否讓最廣大的觀眾覺得感同身受,或是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某些寄託。換句話說,能不能給觀眾提供過度解讀的土壤,恰恰是電影乃至文藝作品是否成功的一個標誌。
  • 雖然影片表現的年代與現在相去甚遠,導演姜文又推崇的是“非浸入式”的表達方式,刻意用誇張的表演、年代感很強的佈景道具服裝髮型等,讓觀眾有明確的“看戲”的認知,但因為故事的張力強、節奏快,演員又都是影帝級別,還是很容易帶觀眾入戲。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又雖然此片的男主角張麻子其實是“海龜”,甚至是追隨過辛亥革命元老的人,但他一方面固然代表了具有先進思想的早期革命者,另一方面亦代表了平民的逆襲或曰抗爭。
  • 因而不同背景不同思維及不同文化層次的觀眾都能被其感染,從不同的角度產生共鳴。——當年破紀錄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即是明證。
  • 張麻子的形象寄託及其圓滿
  • 那麼,拋開電影主創掩飾不住,其實也無意掩飾的家國情懷和英雄情結,影片打動普通觀眾的點有哪些?
  • 除了“爽”和“有趣”的觀影感受,人物塑造的成功及其與現實的可結合性不妨算作其中一點,並且是一個較重要的點。
  • 原書中的黃天榜(諧音黃天霸),片中改名黃四郎,被稱為鵝城一霸,是可與黃世仁、南霸天等量齊觀的人物,在當地橫徵暴斂,視民眾如草芥。當地人在他的“管理”之下,窮得連衣服都穿不上了,仍然敢怒而不敢言。
  • 他的走狗有管家胡萬為代表的,心思活絡、能說敢做、善於變臉的陰謀派,有鏢師武智衝為代表的孔武有力、頭腦簡單、一言不合就動手的衝動派。這一文一武共同的特點是:對主人的命令絕對服從,壓迫民眾,打擊異己,既無獨立人格,亦無道德觀念。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黃四郎儘管盡情使喚其手下,但實際上對他們談不上看重,不過是利用——包括利用他們出頭做事拉仇恨以及利用他們擋槍,更多的倒是瞧不起,雖然也讓他們分潤些好處,但那僅僅是扔給走狗的幾塊骨頭而已。
  • 至於縣長假扮的湯師爺,無疑是識時務的,有上下斡旋的意識,有左右逢源的能力,亦有洞查世情的通透。由於他的識時務,在某些時候他可以作為惡霸的幫兇,在某些時候他也可以幫反抗者一把,如果機緣合適,他本人完全有可能搖身一變,做一個壓榨“窮鬼”的惡霸。
  • 以上三類人物的存在,對民眾來說無一不是痛苦的來源。想想看,如果你的BOSS住著大房子開著豪車,而你天天加班加點埋頭苦幹,工資單上的數字不超過四位數還連著一長串各色名目的扣款,你看到張麻子的時候,腦中心中會有怎樣的情緒奔湧而過?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但是,走狗好做,張麻子卻並不好當。作為惡霸的對立面,他是惡霸欲除之而後快的人,他身邊的人同他也未必是一條心:他的兄弟們的思路就是搶錢,拿了錢走路就OK,不多管本地的事;湯師爺表面上為他在黃四郎面前周旋,實際上不過是為了錢,必要的時候不排除反捅他一刀的可能性——他明明藏著幾份委任狀,卻偏偏帶張麻子去黃四郎管轄下的鵝城,實質就是想借刀殺人。
  • 所以,絕大多數人做得了賣涼粉的小販,做得了圍觀的鄉紳,做得了有點錢的大戶,也做得了媚上欺下、放棄自我的走狗,卻大概率地做不了張麻子。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好在這是一部文藝作品,是一部造夢的電影,它可以輕易地造出一個小概率才能產生的英雄,並且為這個英雄賦予其成為英雄的多種條件,包括武力條件,智慧條件,以及機會條件。由此,讓觀眾從中得到“惡霸就該這麼罪有應得“的快感——也許正因如此,張麻子才這樣廣受追捧。
  • 儘管民眾從思想到行動都是弱勢的,他們撿到了銀子,也不得不在惡霸的淫威下交出去,然而他們仍然盼望真有一個張麻子,緊接著就能給他們送來槍支。更希望張麻子帶著弟兄站出來振臂一呼,衝鋒在前,抓到黃四郎——哪怕是個假的。(雖說劇中多次批評了民眾的軟弱性,然而就原著延伸來的精神來講,不可否認的,他們心中並非沒有反抗暴政的慾望,這正是張麻子最終打敗黃四郎的群眾基礎。)優秀的帶頭大哥現身時,被壓抑的火種便可以肆無忌憚地爆發,響應者就必然雲集了。並且到了這個時候,連武智衝也會衝在前排,向大家展示他在舊主倒臺這件事上多麼賣力——走狗既無所謂立場,自然也無所謂忠誠。
《讓子彈飛》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 帶領民眾將均貧富的目標達成,為民眾謀到福利,但這還不是張麻子最大的好處,他最令人欽佩的地方是,本來有機會做惡霸而不做,本來有能力壓迫民眾卻功成身退。
  • 雖有解讀說片尾老三他們去上海,無非是換個地方做黃四郎,張麻子的理想並未真正實現,但張麻子孤身離去,就這個形象而言,未嘗不是一種圓滿。
  • 較之於某些虛頭巴腦的拯救世界,這樣的張麻子,對升斗小民來說,才算得是精神上的寄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