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衰落的城市

人的一生要面對種種選擇,比如在哪裡生活的問題,記得曾經有一篇網絡爆文,這樣告誡我們:如果我們選擇留在一個生活安逸風景如畫的小城鎮,你也許會幸福地過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很可能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逃離他們衰落的家鄉。很多朋友們聽到這樣的提醒,最容易聯到的場景是農村和鄉鎮,其實“衰落”的還可能是城市。

逃離衰落的城市


上圖是那篇爆文通過模型推算預測的2050年北上廣對於周邊的這些省人口的抽血圖,可以看到有些省份到了那個時候,人口被抽走的太多,比如黑龍江省,它的“血量”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其實不用預測那麼遠的未來,就以我們過去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以及當下的一些數據,已經表明有些城市正在“衰落”,衰落這個詞其實是帶有屬性的,筆者覺得這類城市歸為“收縮城市”,更為恰當。

什麼是收縮城市?

“收縮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現象。收縮城市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在中國,“收縮城市”的概念所指的並非美國式的“郊區化”,其體現形式為:贏家城市和輸家城市的差異拉得更大,輸家城市的數量也相對更多。中國處於快速城鎮化進程之中,在一些城市的成長背後,另一些城市則顯露出相反的趨勢。雖然中國有“限制大城市人口,重點發展中小城市”這樣的政策,但城市優劣之差仍在擴大。

根據相關學者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人口密度減少的一共有180個城市(包括地級市和縣級市,這裡地級市與縣級市的面積不重疊,如地級市呼倫貝爾下轄縣級市根湖,則根湖單計,不計入呼倫貝爾市中)。其中,地級市共41個,縣級市139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是其中唯一一個省會級別的城市。

人口密度減少幅度靠前的幾個城市為:山西呂梁、甘肅定西、甘肅慶陽、內蒙古呼倫貝爾、雲南臨滄、黑龍江雞西密山、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湖、內蒙古烏蘭察布、湖北黃岡麻城、內蒙古烏蘭察布豐鎮。除密山、根湖、麻城、豐鎮外,皆為地級市。數據顯示,除內蒙古北部一帶人口密度嚴重減少外,湖北省內也存在人口密度減少的連片城市地區,其中包括6個地級市、21個縣級市。人口總量步入下降區間的東北三省,人口密度減少的城市,數量和麵積也都比較大。

逃離衰落的城市


關於收縮城市目前有以下一些特徵:

一、收縮城市人口的流失,並非突然消失了很多,人口的流失基本在5%-10%這個範圍區間。

二、很多城市發展本身會有一個類似於生命週期的過程,即由誕生,發展到頂峰,然後逐漸衰落的過程。即使城市開始了收縮,每個城市所處的收縮狀態不同,有的可能只是初期,有的可能會到了後期。同時有的城市,即使出現了人口的下降,但是從統計年報來看,GDP卻出現增長的情況,這可能說明兩點,一是城市的衰落可能只是處於初級階段,後期人口會和GDP數據會出現雙降;二是問題有可能出在統計結果上。

三、

從能夠找到統計年鑑的,而且被定義為收縮的城市名單中,城市的規劃和城市的狀態存在著“錯配”。也就是說城市屬於收縮城市,人口在減少,但是規劃是反著來的,還是按照城市人口增長的設定來規劃的。由於我們城市化,發展了很多年,我們形成的城市規劃的固有模式就是城市的擴張的設計,甚至很多做城市規劃的,讓他們做收縮的規劃,可能會無從下手。目前我們對於收縮城市的相關規劃的研究比較少,不過未來十年這方面我們會重視,在這方面日本已經有了相關的設計和經驗。

其實世界總是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很多城市開始收縮了,就意味著很多城市處於擴張狀態,它們對人口保持著持續的吸引力。未來我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一定要選擇處於擴張的這類城市,它們由於具有人口聚居的眾多優勢,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擁有更好的服務,這樣的城市未來才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