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流動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這裡被稱為死亡之海,這裡是生命的禁區,塔克拉瑪在維吾爾語意是:“進去出不來的地方”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所謂流動沙漠是指在定向風的作用下,沙漠移動趨勢傾向於風向的方向不斷移動的沙漠。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從輪臺縣進沙漠公路首先會經過一大片鹽鹼地,遠看鹽鹼地上就像覆蓋了一層冰霜,實際上地面上都是鹽。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沙漠中其它樹很難生存,而胡楊樹耐旱、耐鹽、耐澇是沙漠中常見樹種之一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一條幹淨平坦的黑化公路貫穿整個沙漠,並在公路兩旁還種上了六排怪柳樹,可能有讀者要問,在幾年都不下雨的流動沙漠中樹木需要的水分從何而來?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2019年8月28日行攝新疆一行三人驅車橫穿了這條世界聞名的沙漠公路,該公路北起新疆輪臺縣,南至民豐縣,公路於1993年3月動工興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全長522公里。在公路的一邊每隔三四公里就有一座小小的紅房子,偶爾能看見紅房子裡有穿著公路維護工作服的工人出入,於是停車與他們交流才知道,原來整條公路旁邊共鑽有108口井,每口井的工房中都有一個或兩人工人駐守,大部分工人都是來自四川和河南的老人居多,每口井就有一臺抽水機抽取地下水用於滴灌公路兩旁的紅柳(由於抽出的地下水是鹽水所以只能用紅柳作為擋風綠化帶,多枝怪柳又名紅柳,能在含鹽量1.2%的鹽鹼地上正常生長),正是因為公路兩旁的擋風綠化帶公路才免於被流沙淹沒。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據46號井四川籍67歲的趙家兵說,他與老伴來沙漠公路守抽水井已經4年了,每天抽水12小時,抽水的同時沿途檢查滴灌水管是否有堵塞、斷裂問題並及時維修,還要負責公路兩旁的垃圾清運工作,白天抽水的同時可以發電用於手機、手電筒的充電,趁有電的時候用電飯寶將飯煮好,白天還能吃口熱飯,晚上沒電就只能吃冷飯,由於是柴油機發電所以單位嚴禁他們用蠟燭照明以免引發火災,十多平米的宿舍中沒有電視、沒有冰箱、沒有洗衣機、沒有網絡、漫漫長夜手電筒成了他們唯一 的夥伴。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當筆者問到他們的工資待遇時老人說:每年從3月1日開始上班,10月30日放假,每年可工作8個月,放假期間無工資,老闆給他們買了意外保險沒有養老保險。如果兩個人守一口井工資是每人每月2500元,如果是一個人守一口井工資是每月3000元,生活費、往返車費從工資中扣除,除了生活費、車費每月收入約1500元左右。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圖為四川籍守井工人,與丈夫在沙漠公路上已經守井13年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由於沙漠中抽出的地下水是鹽水不能供人飲用,所以守井人的飲用水和大米蔬菜就靠老闆派車送,每七到十天送一次生活必需品,因為夏天溫度高又沒冰箱,買的肉食品最多放兩天就會腐爛,所以送菜的前兩天可以吃肉,後五天就只能吃素菜了。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四川籍守井老人趙家兵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守井人睡的床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守井人的住房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因為晚上沒有電、也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守井人的夜生活就從打著手電筒看故事會開始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而風景不是很好的水井旁半年都沒有車停下來拍照,守井人除了和送菜師傅能說上幾句話外,幾個月都沒一個人和他們說說話,他們就這樣忍受著孤獨和寂寞領著1000多元錢的工資一干就是十多年。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風沙太大前往沙漠深處的油田公路已經逐漸被流沙淹沒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工作環境太寂寞守井人從老家將自家的小狗帶到井房餵養

時間匆匆告別了樸實的守井人我們繼續踏上旅途,也許我們短暫的停留不能為守井人帶來什麼幫助,但是我依然慶幸我與他們的搭訕,在整個旅途中和他們聊聊天對我們來說無足輕重,可是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一劑緩解孤獨的良藥。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行攝新疆之1 沙漠公路的守護者

作者簡介:何永平男 45歲 愛好拍攝農村題材,其代表作品:《即將消失的職業--系列》

《即將消失的公社--系列》《中國最窮之地--大涼山系列 》《我的岳父岳母》等被多家媒體刊登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