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代機空戰的猜想

為了簡單,只考慮只有戰機參加的空戰中,四代機的作用。

空戰的目的是奪取制空權,獲得制空權的手段是擊毀或驅逐敵機。發現,佔位,攻擊;若沒成功擊毀敵機,繼續佔位,攻擊。純空戰的作戰過程從一戰到現在,沒有變化。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戰術變化很大;比如發現敵機的手段從一戰純目視到現在基本靠雷達導致戰術的巨大變化。

二代機比前一代機擁有更強勁的動力,因此能擁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質量(更強的火力),更高的作戰空域等。因此,二代機相比於一代機來說,它的佔位能力(當然不能跟一代機比水平機動)和攻擊能力更有優勢。

三代機擁有了雷達,跟二代機比,巨大的優勢。先發現,先佔位,如果有導彈,一發不中,在來一發(越戰米格機也裝有雷達)。

到了四代機,也一樣,能先敵發現,佔位。

但不能說四代機和三代機對抗跟三代機對抗二代機的戰術一樣。這是本文主要要講的。

二代機與三代機的對抗中,二代機必須要用眼睛發現敵人,而發現敵人是實施打擊的第一步,單方面的發現意味著單方面的打擊,且站位不好,發現後得進行佔位。

四代機與三代機的作戰則複雜的多,單純的四代機打擊三代機有時候不一定是單方面的屠殺。現在的戰機不僅能接收本機的雷達反射波,還能接收到敵機的;若三代機不用雷達,四代機要發現敵機的話,就得用雷達,有可能會自己沒發現敵人,反被敵人發現(雷達波飛的距離越遠越肉)。所以,四代機配合預警機和三代機才是最好的(為什麼是“和”而不是“或”呢?聽說電子戰飛機能干擾通信。)。由預警機或三代機發現敵人,四代機佔位,鎖定,攻擊。或者四代機先端了對面的預警機。

有的人YY,都是四代機會不會重回狗鬥時代?個人覺得不會了,四代機不是在所有波段隱身的,它自己只要不是絕對零度,就會不自覺的發射電磁波,只要儀器夠先進,就算作戰距離變近了相對於飛機狗鬥距離也是很遠的。個人覺得四代機最沒用的功能就是超機動性,電磁脈衝武器什麼的,想想能量守恆就知道不太可能有太大的作用了。

武器的發展換代很快,相同武器和數量的對抗雙方,誰能進行更多有效輸出,誰就能贏。戰列艦的有效火力輸出肯定沒航母強,所以被淘汰。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的穿插包圍戰術正是在人數有優勢,意志堅定的情況下擴大交戰面積,達到更大的火力輸出。發現是打擊敵人的前提,佔位是為了自身的優勢輸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