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想讓孤兒們有個幸福的歸宿

讓孤兒們從寒酸的孤兒院走出來,這可能是哈利波特似的情節。

不過,這也是JK羅琳建立的慈善組織的目標。

這個名叫“熒光閃爍(Lumos)”的慈善機構,同摩爾多瓦、烏克蘭等多個國家的政府合作,旨在改善教育和兒童保護系統。

這是一個穩步推進官僚制度改革的故事,而非大膽的冒險。

波特的作者在讀完一篇有關孤兒院兒童睡籠子床的文章後建了這個慈善機構,它的使命是在到2050年結束兒童救助機構的悲慘狀況。

波特粉絲們會意識到這個機構的命名依據,巫婆和男巫常用此咒語給黑暗帶來光亮。

“熒光閃爍”將要挑戰一些傳統的觀念。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想讓孤兒們有個幸福的歸宿

JK羅琳

悲慘的救助條件

它希望歐美的人們在資助其他國家孤兒院時能夠三思,確保一些東西能夠順利到位。

它希望做到與眾不同,提供高質量的救助,而不是讓孤兒們與社區的其他孩子們隔絕,與父母們被粗暴地分開。

該組織提醒一些機構的孩子們不是孤兒,他們與父母離散只是因為貧困和歧視。

他們擔憂一些孩子們被欺凌和販賣,如果進了社區的包容性學校,還可能獲得更差的教育和人生結局。

“人們不知道千百萬孩子們在這些機構裡,孩子中的大多數其實擁有愛他們的父母。”“熒光閃爍”首席執行官Georgette Mulheir說。

“很多人認為他們是需要被照顧的孤兒,人們並不知道機構化對孩子們成長的嚴重危害。”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想讓孤兒們有個幸福的歸宿

JK羅琳

包容的班集體

據“熒光閃爍”,至少有800萬孩子生活在孤兒院和救助機構,然而80%的孩子都不是真正的孤兒。

羅琳的慈善機構的首要功績是把摩爾多瓦的孩子們從孤兒院解救出來,同時改變這個國家的教育體制,使其更加包容。

慈善機構目前還在烏克蘭開展工作,那裡有10萬孩子在救助機構裡,“熒光閃爍”的目的就是發展更加包容的教育體制,改變兒童救助機制。

這些項目包括了教師培訓、課程改革和現行的阻礙孩子發展的規則改進。例如,通過改進考試,讓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們能夠進入下一學年的學習。

與波特的另一個對比是,學生的辯護也是該運動重要的環節。

對捐助者提出警示

在摩爾多瓦政府同意改革教育制度前,一個公立學校的男孩向教育部長髮表慷慨激昂的演說。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想讓孤兒們有個幸福的歸宿

首席執行官Georgette Mulheir

“看到這個男孩向部長揮動手指很棒,他說‘我們言出必行,我們期待你這樣做,’”Mulheir稱,“發言讓自己感觸頗多。”

Mulheir認為,這些孩子的問題不只存在於發展中國家不合格的兒童組織了,一些富裕國家也有同樣的問題。

“人們感到驚訝,在比利時的兒童組織裡,甚至在法國的部分機構,有證據表明孩子們早起的大腦發育受到損壞。”

去年,“熒光閃爍”報告指出,美國的捐助者認為他們幫助的海地孤兒院存在孩子受欺凌的情況。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想讓孤兒們有個幸福的歸宿

海地兒童救助機構

海地三分之一的孤兒院都由國外捐助支持。

“熒光閃爍教會我的是捐助一定要非常小心。”羅琳在報告發布結束後說。

“心懷好意的救助者不經意間推動了一項制度的建立,經過80年的辛勤調查,我們明白即使管理很好的機構,從最善意的目的出發,也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到孩子。”

“熒光閃爍”正在擴大他們的工作範圍,哥倫比亞也包括在內。

“我們有信心,至少到2050年時,世界上不會再有孩子們在那樣的機構裡。”Mulheir說。

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43698073

編譯:宋騰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